回道:“吾等替兄弟们,谢过军侯及小君子。”
谢曲想到自己马上就要高升了,也不在乎这点微薄的钱粮,跟大家凑成一团,脸上充满幻想,说道:“也不知道这次天子会有何封赏,亏得县尉生病未曾带队,却是便宜了吾。”
杨玄这才知道,原来谢曲也是临时带队的,本来该是县尉带队,结果县尉生病,难怪谢曲这家伙平时没什么担当,不过这家伙的确运气好。
刘显也说道:“军侯却是少不得封个县令、县尉。吾等却不知当封何职。”
旁边的流徙徒也插嘴说道:“却不知军侯先前承诺可还算数?何时兑现?”
谢曲这才想起被松绑的流徙徒还没有收拢,却是对杨玄吼道:“你这小娃,为何不提醒我这事,怕是流徙徒要逃脱大半!”
杨玄感觉自己比窦娥还冤,自己又不是诸葛亮哪能想的那么周到,而且你丫自己不也没想到么。
见杨玄不吭声,谢曲只得对周围汉兵吼道:“快去追人,把能找到的全找回来!”
不过士兵都累的要死,哪有力气去追人,想跑的早跑光了,不跑的估计都是有功的,全在这儿了,大概还剩下百多号人。
杨玄本来想拍拍谢曲的肩膀安慰一下,却发现自己跳起来也只能够到这八尺壮汉的的腰,于是无奈的说道:“干脆就放了他们吧,去从氐人俘虏里找人充数吧。这样对氐人也有好处,至少给他们一条活路,不然叛逆大罪,白白掉了脑袋。”
谢曲顿时没了脾气,舔着小脸对杨玄说道:“杨家小君子,就是有主意,有本事,将来定有大出息。”
杨玄洋洋得意的点头“那是,小爷我可是要做大事的人。”
杨苏氏习惯性的用手指点了点杨玄的额头,笑着说道:“不知谦虚!”
熹平二年的冬天,杨玄乐滋滋的在汧县度过了一个冬天,初入汉室的杨玄享受着乱世开始前最美好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