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钱,让婆姨们做点圪扯、手擀面、圪垒、莜面烤姥姥等一类的农家饭,再炒点芋头片、芋头丝、浆水菜、土鸡蛋等一类的农家菜,也就几十块钱,很少能超100块的。
这仙居也就三二十户人家,是个穷村,初时,都逼得出外打工,村里快留不住人了。结果,随着王半仙的名气远扬,来算卦的人多了,吃农家饭多了,看山看水的多了,倒活跃了村里的餐饮行业。村民们都安心呆在了家里,卖点小东小西,有的已经开了农家旅馆,留人住宿。
潞水县里的领导,正准备把仙居开发打造成一个旅游景点。
这真是,一个人救活了一个村庄的经济。
找王半仙算卦,越早越好,越早卦越灵,越早卦钱越贵。还有一点,算卦得看人的身份。王半仙的头挂,要价100块起。遇到当官的或者做大生意的,想今天预定,明天就能插队算卦的,这钱,就多了,上千块出的也有。还有的人,王半仙一旦说到了他的心坎里,这钱,就主动地加了码。
凡是算卦的人,都有一个心里,只要算卦的神汉、神婆,能掐准算对,出多少钱也愿意。若是算得不着边际,出一分钱也不乐意。
许多人不信算卦,但算卦的人能让人趋之若鹜,也算是一种本领。像王半仙,多半辈子的人了,没有出过几次山,就凭算卦,吸引得人们翻山越岭去仙居找他。
王半仙二十五岁时,娶了个患过小儿麻痹病的瘸腿媳妇,生了三个正正常常的男孩子。如今,孩子们都在潞水县城里,买了房子居住。家里就剩王半仙和瘸腿媳妇。王半仙管算卦,媳妇管收钱。孩子们也在外面打工挣钱,日子紧巴了,就来村里给半仙两口子要钱。
三个男孩子,只有老大学过算卦,老二老三不开窍,入不了门。
王半仙的大儿子,真名王存保,外号王小仙。时间一长,也就叫响王小仙了,倒丢了王存保三个字。就像王半仙,谁还知道王不乞这三个字呢!
王小仙在县城摆地摊算卦,不能在仙居算卦的原因,是因为他爹还活着。
王小仙在县城的固定算卦地点,是县城的街心公园门口。蹲着,前面摆一张红布,红布上面写上阴阳八卦、预测未来、偏方治病等等。遇到城市卫生等检查,或者有上级领导来检查,他就得歇业在家。
王小仙的生意不好,尽管他口口声声是王半仙的儿子。有的人就说,王半仙是瞎子,你怎么不瞎。眼不瞎,算卦就不准。令王小仙哭笑不得。王小仙又说,我是王半仙的徒弟。更没人相信,因为许多算卦的,都自称是王半仙的弟子。
在潞水县城挣不上钱,王小仙就想让父亲离开仙居,也来潞水县城摆摊。王半仙就说:“孩子,你不懂。爹在仙居,就是王半仙。一离仙居,就是王不乞。你要不相信,等你爹百年一走,你就回来仙居算卦,你就是王小仙啦。”
王小仙听了父亲的话,就不再自称是王半仙的儿子或弟子,日常算卦,也就胡乱说上一通美听话,一个卦,能挣上一二三十块钱也就不歪了。家里急用钱时,就回仙居,找父母要去。
潞水县有好事者,编了一句顺口溜:
官员要想快升迁,
老板要想多挣钱,
就去仙居找半仙,
包你能做人上人。
小翠的一个亲戚找王半仙算过卦,知道王半仙家的联系电话。
小翠交待说:“要算就算头卦。”
这亲戚一问,若是正常排下来,就到下个月了。若是急卦,最快也得到后天,需要300块钱,还得保证早起六点赶到仙居村。错过六点,这头挂就让给别人了。
狗蛋素日不信神鬼,对那些神汉、神婆,更觉得是捉唬人。
狗蛋对小翠说:“花300块,宰人呀!要是算卦顶事,就坐在家里,等天上掉馅饼吧!这世界,也早就不需要医院了。既然人的命,天注定,那算又能怎样?”
小翠说:“你说那些当官的,不比你聪明,人家还相信呢,你个小农民,牛逼个啥,老老实实去算上一卦。看看能不能包煤矿。能,就放手干;不能,就让杨来顺一个人干。他让你拿钱,你就装穷,不要拿。”
狗蛋拗不过小翠。就决定后天去。再说,他早就听说王半仙的大名,不妨就去看看这个瞎子,他凭什么本事,就能靠三寸不烂之舌,勾住方圆百里许多人的心。
去仙居,不能叫小秦去,传出去也不好听。
狗蛋就给县城卖水果的闺女打了电话,让她联系个出租车,就明说,要去仙居,搞好价钱。后天凌晨,三点半就得来到黑山背村,然后拉着他们去仙居。
狗蛋实在有些纳闷,为什么到这个年代了,这封建迷信,还这样迷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