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她就不管了!
爱人赠我双燕图——
还他什么呢?
冰糖葫芦。
******
“桃子,你……刚才为什么,嗯,要花一两银子买两串糖葫芦给九哥他们?”
沿着与原本要去的那家品香楼的相反街道往前走,巧巧忍不住冲陶沝提出了一个从刚才起就一直埋在心底的问题。
“你觉得我太浪费了?”陶沝嘴里咬着糖葫芦回头看她:“应该没关系吧?反正那本来就是九九的钱!”
巧巧嘴角当即一抽:“我不是说这个!”
“噢,你是问我为什么要送糖葫芦啊?”终于反应过来对方此刻问话的重点,陶沝当即了然地一笑,很是灿烂夺目。“因为刚才的那幕场景正好应了一句诗啊!”
“诗?”巧巧听得一头雾水,当下皱着眉再问:“哪句诗?”
“嘿嘿——就是一句应景诗嘛!”陶沝继续冲她笑笑,却并没有再往下解释。她可不打算跟他们两人说这句诗其实出自三百年之后的中国。而现阶段,这句诗显然不符合任何一类古体诗词的特点。
见她此刻似乎并不打算言明,巧巧心里虽有疑惑却也没再接着往下问,顿了一下,开始聪明地选择转移话题道:“今儿个街上人好多哦!平日里都没见过有这么多人!”
十四阿哥在一旁插话道:“今儿个好像正是庙会的日子!”
“咦?真的吗?”一听这话,巧巧噔时变得异常兴奋起来。“那岂不是会有很多好玩的东西么,我们这就去……”
“还是先去吃饭吧!”还不等她把话说完,十四阿哥已经先一步开了口,而后意有所指地回头瞅了一眼陶沝,淡然道:“不是饿了吗?”
吔?!
这孩子今天到底是怎么了?居然也有表现得这么温柔的时候?
听他这样一说,陶沝顿时不停地眨巴眼睛,半天没敢答话。反而是巧巧这边立刻会意地朝十四阿哥点了点头,随即拉起陶沝的手,朗笑着接上了十四阿哥的话茬:
“好!就听十四哥的,我们先去吃饭吧!”
说话间,三人来到了一家叫作“食味居”的酒楼前,十四阿哥率先走了进去。而走在他身后的陶沝正打算跟着往里迈步时,无意间一回头,却发现走在最后的巧巧这会儿正不停往远处张望,脸上的神情很是有些捉摸不清。
陶沝本能地凑上前去:“你在看什么?”
“不,没什么!”巧巧赶忙收回视线,却是莫名红了双颊,而后,也不等陶沝开口问话,她便低着头跟在十四阿哥身后径直走进店去了。
这丫头好像有点奇怪!
陶沝被单独剩在店门前,心里却对巧巧刚才的那番不寻常举动感到颇为好奇。她循着巧巧刚才注视的方向看过去,却并没有发现那里有什么让她感到特别熟悉的身影。正疑惑间,一个穿着锦白色长衫的身影忽然毫无预兆地闯进了她的视野,从隔了一条街的道路对面走过——
“啪嗒——”
陶沝拿在手里的那半串糖葫芦当场掉落在地,紧接着,她已经不假思索地拔脚追了过去——
那个人,是师兄……
没错!就和上元夜那晚在河边见到的那个白色身影一样,一定是师兄,只有师兄才会穿那种锦白颜色的衣服。
师兄……
终于来找她了吗?
陶沝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狂奔,完全不顾及形象,看上去就像个狂疾发作的女疯子。
她一路不停地追着前方的那个锦白色身影,眼睛几乎连眨也不敢眨。但,由于今日大街上的过往行人实在太多,在中途撞了好几次人被耽误一些功夫之后,那个锦白色的身影终究还是消失在了陶沝的视野之中。
为什么?
为什么又是这样的结果?为什么又是像这样擦肩而过?为什么每次都让她远远看到却追不到?为什么老天总喜欢跟她开这样的玩笑?
陶沝停下脚步,站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这才后知后觉地感觉到自己的头正一阵阵的发晕。她突然想起自己已经绝食了好几天,那么,她刚才看到的那个锦白色身影,会是因为她此番饿昏了头所以才看错的吗?就像上元夜那晚一样,只是自己想象出来的幻觉而已?!
对啊,师兄怎么可能会来找她呢?就算来找,也应该是先来找倾城才对吧……
正呆怔着,前方不远处又出现了一个穿白色衣衫的身影,陶沝当即想也不想地追上前去一把攥住了那人的胳膊:“师兄!”
那人下意识地回过头,映入眼帘的却并不是她那张朝思暮想的那张脸。
陶沝条件反射似地松了手:“对不起,我认错人了!”
果然啊,师兄是不可能来找她的!
“咦?怎么是你?!”就在她这边刚放开那人的胳膊,对方却是意外地又一把反握住了她的手,神情颇有些讶异地问:“你不就是……”
这个人认识她吗?
陶沝没想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