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在清朝光绪八年(1882年),普陀山僧人慧根在去印度朝礼佛迹的路上,于缅甸境内采购到美玉数块,他请人造了大小不等的释迦牟尼佛像共五尊,奉以回国。
到达上海后,慧根原来是想把玉佛送至普陀山供奉的,可是因为招商局的江天轮没有起重机、五尊大佛无法起运,慧根只得奉三尊小玉佛回普陀山,留下两尊大玉佛摆在上海,供上海人供奉。
一年后,慧根募到钱款在江湾车站的旁边造了一座四进七十二间的寺院,命名为玉佛寺。
慧根圆寂后,法嗣本照继任主持,他进京取回刻于《大藏经》一部,计七千多卷,藏于寺内。从此,玉佛寺里佛、法、僧三宝俱备,初具丛林规模。
1911年,江湾寺屋被毁,玉佛被移至公园内,由盛宣怀捐赠别墅为寺,供奉玉佛,仍称玉佛寺。
1917年秋,可成当玉佛寺住持。他以原址狭小为由,在盛宣怀捐助的槟榔路十余亩地基上,集资重新建寺。
1928年,气势雄伟、面貌一新的玉佛禅寺建成。新建的这座庙宇,地内主体建筑分三大进。前进的“天王殿”,供弥勒佛、韦驮菩萨和四大天王;中进的“大雄宝殿”,供三尊大佛及二十诸天、海岛观音像,大殿内雕梁画栋,匾额顶挂,显得十分富丽堂皇而又肃穆庄严;后进“玉佛楼”,供奉着慧根从缅甸请来的玉雕坐佛一尊。玉佛两旁是大藏经橱,又名为“藏经楼”。
此外,寺内还有“卧佛堂”、“弥陀堂”、“观音堂”、“功德室”、“法物流退部”、“素斋部”等。在“古代造像陈列室”里,收藏有北魏、唐、宋的石刻佛及菩萨像。
玉佛寺内的玉雕、木刻、铜铸、石刻等佛像,都融化了印度、缅甸等佛教艺术的精华,继承了隋朝以来我国佛教艺术的传统。寺内殿宇也采取镇江金山寺规模,仿照宋代殿堂建筑,崇宏壮丽。
“月笙兄,你真是博古通今啊!想不到就这么一个玉佛寺,竟给你讲出这么多的故事来,佩服佩服!黄老先生已是80老翁,可你却风华正茂,今后上海滩的市面是你的了!”孔祥熙拍着杜月笙的肩膀说道:“今后上海方面的事,还要拜托你啊!”
“院长只管吩咐,我杜月笙定然会效犬马之劳。”
“言重,言重!”
“我是真心的。”
“好,好!时间不早了,我得到寿翁那里磕头了。”孔祥熙看了看手表说道。
孔祥熙由杜月笙陪同,向黄金荣拜过寿,匆匆走了。
黄金荣做寿的第三天,1947年12月15日,黄金荣接到蒋介石秘书陈布雷从南京打来的电报,说蒋介石明日抵沪,亲到黄家花园拜寿。
黄金荣欣喜若狂,立即吩咐媳妇李志清带领几十个仆佣,将黄家花园打扫得干干净净,把蒋介石亲笔题赠的“文行忠信”横匾高悬在“四教厅”正中,他还特地在上海著名的宁帮菜馆涌江状元楼定了两桌酒菜,准备好好款待一下自己的得意门生。
可是这一夜,黄金荣却无法入睡。一方面是兴奋过头,另一方面也忧心忡忡。
他想,蒋介石是当今皇上,要是诚心诚意来拜寿,自然是皇恩浩荡,荣宗耀祖,威风八面,谁可抵及。上海滩上,看来我黄金荣还虎威未倒,杜月笙想扳倒我,也不太容易。
第二天一清早,地处上海西南郊漕河泾的黄家花园附近戒备森严,岗哨密布。黄金荣通过其徒弟调动漕河泾地方自卫团五百余人,荷枪实弹在花园外担任警戒;花园内则有数十名黄的心腹徒弟充当警卫。
下午一点,黄金荣便穿戴了起来,在袍子外特地罩了件前后有八个“寿”字的黑缎马褂。他率领杨虎、杭石君、鲁锦臣、程锡文和龚天健在花园门口恭候着。
直到下午五点多钟,三辆黑色轿车才开到黄家花园门口停下,前后两辆车跳下六个保镖大汉,后面跟着一辆卡车,装着的全都是蒋的卫队。一个保镖忙打开第二辆轿车车门,黄金荣领着一帮人一起过去,弯腰拱手作揖。车里钻出蒋介石来。
蒋介石身穿蓝袍黑褂,头戴深灰色的铜盆帽,一下汽车便向黄金荣等人拱手还礼,笑容可掬。
黄金荣是个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人,一见蒋介石的这身打扮,又是一脸和气,便知道,蒋介石此来是真心拜寿的。
黄金荣等一干人,拥着蒋介石来到四教厅。
一进大厅,蒋介石就对黄金荣说:“初一那天,没到玉佛寺拜寿,因为那里人多不便,又因公事烦忙,请原谅。”
说完,便亲手去搬一张红木椅子,他的卫队长见了赶紧接住。蒋介石吩咐卫队长把那张椅子放在八仙桌前。然后再轻身走到黄金荣身边,扶他到这把椅子上坐下。
黄坐下后,蒋介石又亲手从另一张椅子上取下一只金丝寿字软垫放在地上欲行大礼。黄金荣慌忙摇手说:“不敢当,不敢当!还是行个鞠躬礼吧!”
但话音未落,蒋介石已经跪下向黄金荣磕了一个头,黄金荣急忙站起来拉起蒋介石。
宾主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