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跃到了阿列夫的不动点,就是阿列夫零个阿列夫,后面加上一个零,这个迁跃幅度也算比较高了。
到了这一个级别,他也没有满足的想法,继续尝试用起了概念属性,尝试着再往上晋升,一瞬间就越过了封闭,抵达了pa不动点级别,这是理论上阿列夫运算,无法达到的层次。
到这个级别的高度,他依然没有停下的打算,瞬间就跨越了重重无界,直接冲到了世界基数,世界基数最低的层次,也就是世界基数-1,表示为WC-1级别。
这就是他跨越了无穷不动点,最终所抵达的层次,再高他就没有尝试了,大概率「飞升」也飞不了太高了,他这个级别已有所感应,应该会被拦在,不可达基数之下,在那无界多的世界基数阻拦中,无法挣脱到更高层次去。
每一个概念天赋的提升,都是有一定极限的,这个也不是说无法提升了,仅是会卡在某个级别下面,遇上了无界断路,无法再继续攀登。
就是说他现在,要么找机缘,弄新的概念属性,要么就等待漫长的光阴,极度漫长的光阴才能升上去,等待跟那个数等同的时间。
无界就是这样,在重重的无界之下,常规算法早就失去了意义,无界以后都无法用常理理解,指有限数的常理,如有限数之时,增长不需要达到那个有限数本身,到了无穷级别以上,就是需要其本身了。
如每秒增长一个序数领域,那从阿列夫零到阿列夫一,也是需要阿列夫一次的,事实就是如此不讲道理,他的操作也是同理,就是需要那么多次,方能达到相应的数。
这种特殊的情况,也是为何那些数那么大,封闭就是这么回事,没到相应的级别,通通间隔无界,无界没有上下界限,将所有无界,比做一个个模型,无法通过无界等于说,被困在一个模型里面了,再怎么增长也是增长那个模型,运算失去了意义,一直在那个模型内,模型可以一直拓展,没有承受的上限,想怎么拓展就怎么拓展,用无法实现模型跳过的手段,若非能到下一个模型,在上一个模型怎样拓展都没用。
模型之间的关系,就是我比你大,这个是一种定义,不会因模型下方的模型,那种无效的增长而改变,上位包含着下位,没有穷尽也没有尽头,上位总是比下位大,间隔了无界距离,在上位的视角中,下位是无变化的,在下位的视角中,上位也是无变化的,一个小到等于死死定在那里,一个望不到穷尽,没有任何的意义。
数学无穷集合本质是封闭,也是一种定义概念,每一个无穷集合都是一种概念,一种概念封闭下位概念,上位高于下位,模型包含模型,一定程度上又互相包含,无界之中诞生有界,有界又划分了无界,无穷数学本质是一条路,一条无界长的路,各种集合就是在这条路上,切出一些划分出的各个路段,无界多的路段,存在于无界长的路上,比喻成世界就是,有个无界结构的世界,无穷集合就是一个个结构,上级结构包含下级结构。
既然是无界的,那就没有尽头,有所谓尽头存在,那就非为无界,数学就是一个超级模型,各种数都在这个超级模型下,所有其下的模型,都是这个超级模型的衍生,大基数是大模型,普通基数等等都是小模型,模型的结构也是无界的。
所谓大小超出数学之外,实质就是构造了一个,上级的超级模型,本质上是大模型包含小模型,算是数学的额外扩展,上级的超级模型也可以不断扩展,自身也同样是无界的,关系有点类似无穷之间的关系,这并不能算是完全的超越,说白了还在同一种方式中。
所谓封闭数学,模型之间的封闭,实质上也跟无穷之间,没有本质的差别,封闭了无界超级模型又如何?本质也是构造了一个,更加巨大的超级模型,模型的构造无界限,没有尽头之说,每个模型本身也涵盖无界,本质依旧是无界叠叠乐。
没有任何意义,全都是无界概念下,无界之上往上叠加概念,本质也没有任何分别,无界之上还是各种无界,无极之外复无极,便是这么一种道理。
到了世界基数级别,他就自床上起来了,一念横跨无穷距离,去到了无穷距离之上,那是无穷叙事、无穷维度的顶点。
一处莫名之地……
他降临在了此地,以绝对强大的视角,俯瞰着脚下的无穷万有,万有、万无皆被踩在脚下,一念之间一切颠覆,念之所及一切存无,可以令一切存在,也能使得一切不存。
一来到此处,他就做出了一个举动,那便是将脚下的万有、万无,念之所及的一切,都给收纳进了体内,准确来说是一具分体,他分了一个分体出去,分体收纳一切,承载那一切,自身则是进入了分体内。
这个收束了一切,本身也没有干涉正在进行的崩坏,就是将一切收纳进了分体,今后崩坏结束了,就不会产生崩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