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重生八十年末,从农机厂开始!> 第80章 拿下红星农机厂的销售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0章 拿下红星农机厂的销售科!(1 / 2)

用工制度僵化,企业办社会,使得每一次扩张都必须慎之又慎,考虑长远。

“而且,”李爱国眉头皱得更紧了,“最头疼的是,国企招人,不是咱们想招就能立刻招的。从编制申请、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备、组织招聘、政审…一套流程走下来,条条框框特别多,极其耗费时间和精力。”

他叹了口气,脸上带着一丝苦恼:“说句不好听的,现在不少兄弟厂子效益滑坡,甚至濒临倒闭,都巴不得我们红星厂能拉他们一把,把他们的富余人员接过去。市里和县里估计也乐见其成。”

“但是,苏总,我们现在搞的是高科技电子产品,不是以前抡大锤、开机床就行。我们需要的是手巧、心细、肯学习、有一定文化基础,最好是年轻点的工人,能适应流水线作业和精细化管理。”

“那些老大粗、或者是在原单位混日子的,塞到我们这里来,不仅不能创造价值,反而可能把我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秩序和质量标准给破坏掉!”

“这人,怎么招?招什么样的人?从哪招?我现在是真有点头痛。”

李爱国将目前最棘手的问题,清晰地摆在了苏九面前。

这不仅是红星厂扩张的问题,也涉及到如何在一个旧有的、庞大而僵化的体系内,为新兴的产业注入新鲜血液,同时规避制度性风险的难题。

苏九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茶杯壁上轻轻摩挲,眼神深邃,似乎早已料到会有此一问。

这盘棋,走到了这里,是该考虑如何解决“兵源”的问题了。

苏九轻轻放下茶杯,杯底与桌面接触发出一声轻响,在这安静的办公室里格外清晰。

“李厂长,你说的这些困难,确实是实情。国企的规矩多,限制也多,这是现状。”苏九的声音平缓而沉稳,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不过嘛……”

他微微一顿,目光扫过李爱国焦灼的脸庞,从容道:“这事儿,咱们自己头疼什么?”

李爱国一愣,没明白苏九的意思。

不自己头疼,难道让问题自己消失?

只听苏九继续说道:“咱们红星厂现在是什么?是县里、市里重点扶持的重点企业,是能下金蛋的鸡,是纳税大户!给他们交了那么多真金白银,总不能光收钱不办事吧?”

“这招人的编制、指标,甚至初步的筛选,就让他们去头疼好了。我们是甲方,是需求方!”

“我们只管提要求——需要多少人,要什么文化水平,年龄段,基本素质,最好再加一条,优先考虑有相关电子厂经验或者心灵手巧的女工。”

“把标准定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让他们按图索骥,按标准给我们送人来。”

“送来的人,我们还要进行二次考核,技能测试、实际操作、思想态度,层层把关。合格的,留下;不合格的,哪来的回哪去!”

苏九语气斩钉截铁,“我们给他们解决了税收和政绩,他们给我们解决合格的劳动力来源,这很公平。至于那些想塞进来的关系户、老大粗,标准摆在那里,谁的面子也不好使。”

一番话,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李爱国心中纠结的迷雾!

“哎呀!”李爱国猛地一拍大腿,眼睛瞪得溜圆,脸上瞬间布满了恍然大悟的激动和兴奋!

他之前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在现有的、僵化的规章制度里,小心翼翼地、一步步地去申请、去报备、去跟上面磨嘴皮子。

甚至还要考虑怎么去应付那些可能被硬塞进来的“包袱”,愁得头发都快白了!

可苏九这么一点拨,思路豁然开朗!

对啊!

此一时彼一时!

以前的红星农机厂,是嗷嗷待哺,求着上面给政策、给资源。

可现在的红星农机厂,是县里市里都指望着做出成绩、拉动经济、甚至成为标杆的“宝贝疙瘩”!

他们是创造价值的一方,是贡献巨大税收的潜力股!

角色已经变了!

时代也变了!

他们完全有底气提出自己的要求,让上级部门来“服务”他们!

这种思维的转变,就像捅破了一层窗户纸,简单,却极其关键!

“苏总,您这脑子…真是…神了!”李爱国激动得搓着手,语无伦次地赞叹着,“我怎么就钻进牛角尖里出不来了呢!对!就该这样!我们提条件,让他们去办!这才是我们现在该有的姿态!”

他越想越觉得这法子妙不可言,浑身充满了干劲,当即就要站起来:“我现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