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校点了点。
代码能跑起来只是第一关,具体能不能用,还要把代码拿回去,进行相应的适配。
“好了,郭总那我们就先走了。”
说完吴少校把电脑和两份文件夹装回了旅行箱。
郭远把三人送到了门口,三人临下楼前郭远说道:“如果有什么问题还需要调整,可以随时联系我修改。”
“好,麻烦郭先生了。”说完吴少校和郭远握了一下手就转身离开了。
吴少校他们带着电脑回去进行了怎样的测试郭远并不清楚,他们也没有再联系郭远。
三天后,并州的卫星发射基地里,一个直径3.4米,高24.6米的大家伙,正通过移动平台被竖着移动到不远处的发射塔上。
控制中心里一群科研人员正在有条不絮的对火箭进行一项项的检查,而在这群人里,就有这三天里,对最新的姿态平衡算法进行模拟测试的工作人员。
“老师,要不卫星发射的时间延后吧,多给一些时间让测试小组的人多测试几次姿态平衡算法。”
张宇宙和拍了拍自己学生朱潇的肩膀说道:“小朱,算法是你们几个进行测试的,你这是对自己没信吗?”
“当然不是了,这算法从到手开始,我们小组就进行了几十次测试,目前为止一点问题也没有。”
“那不就得了!你们前后测试了三天,如果这版的姿态平衡算法有问题,早就暴露出来了,火箭也送不到发射台,你说是吧?”
朱潇看着中控大屏幕上正在缓缓被推向发射塔的火箭,点了点头。
他知道自己的老师说的是对的,可他总觉得心里有些不踏实。
这也太草率了,刚送过来三天的算法就直接上火箭了,朱潇总觉得有些不踏实。
在朱潇看来,怎么着也应该用一个没有卫星的火箭进行一次实践,再根据实践的数据,判断姿态平衡算法是否值得推广,到那时,再决定使用姿态平衡算法发射卫星也不迟。
虽说这一次发射的卫星只是普通的气象备用卫星,就算发射失败,卫星坠毁,或者发射没多久就连同火箭一起爆炸了,代价也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张宇宙看着自己的学生摇了摇头。
他这个学生什么都好,就是魄力不足,做事情总是畏畏缩缩的。
在张宇宙看来,每一年火箭发射失败的事情并不少。
这些失败的原因各有不同,不过基本都是各种小毛病,基本没有因为大的技术问题而导致火箭发射失败的。
在一般的设备上,一些小问题可能没什么大不了,甚至就算缺少了一些零部件,也不会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
可火箭这东西却不同,高速运动状态下,小问题会快速的被无限制放大,最终导致发射失败。
现阶段,无论哪个国家都是一样。
这种失败是可以接受的,大家还能从这些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更好的进步。
在国内,只要不是载人飞船发射出现问题,其他的都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卫星等设备没了,还可以再造,而航天员却不行,不仅仅只是国家培养一名航天员需要花费巨大的代价,更重要的是,航天员是活生生的人。
张宇宙胡思乱想的功夫,火箭已经被固定在了发射台上。
此时发射塔内,所有工作人员正在配合指挥中心进行火箭发射前的最后检查。
发射塔几公里外的控制中心里,张工和朱潇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
这次张宇宙都没怎么帮忙,主要是让自己的学生操作。
他已经老了,到了该退休的年纪了。
这个舞台,迟早要交给年轻人,华夏未来走向星辰大海也需要年轻人们的努力。
事实上,不止是张宇宙,国内航空航天的传承几乎发生在每一个发射中心。
每次发射火箭的时候,控制中心里都是以年轻一代人居大多数的原因之一。
“所有工作人员请注意,请快速撤离发射塔,卫星将在十分钟后点火发射。”
“重复!所有工作人员请注意,请快速撤离发射塔,卫星将在十分钟后点火发射。”
听到广播,发射塔上的工作人员在完成检查后,纷纷撤退到了地面上的大巴车。
大巴车井然有序的离开了发射塔附近。
确认发射塔附近已经没人后,指挥中心再次广播:“各方注意,一分钟准备。”
“50秒。”
伴随着倒计时,高大的发射架上,所有原本搭在乳白色巨型运载火箭上的支撑臂全部收回。
......
“30秒。”
......
“10秒。”
......
“3…2…1…”
“点火!起飞!”
伴随着总指挥按下那红色发射按钮场区上的各种跟踪测量设备开机,高速摄影机,磁带记录仪等记录设备全部启动运转。
片刻后,火箭发射场立即传来了连绵不绝的巨大轰鸣声。
眨眼的功夫,巨大的火箭拔地而起,冉冉上升,尾部喷射着橘黄色的火焰,直冲云天。
控制中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