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为导演在构绘这个角色的时候,一直没想过名字,剧本是第一视角,亲人都叫小名囡囡,而陌生人都喊同志。
俞蔷的用意,是想让这个角色成为千万烈士的缩影,而不是具体的一个人。
剧本完全就是第一视角的自述,编剧把一些情感描绘得细致入微,但更多时候只是从细微的动作中体现出来,要演员自己切身体会。
洛青鱼早就把剧本背得滚瓜烂熟,她将在前几次拍戏中得到的演戏干货和在学校学到的经验结合得很好。
《木槿》的导演陈桐,出道30年就拍了30年的战争剧和年代剧,他是一个十分推重体验派演员的导演,故而也就有了如此漫长的进组训练期。
可能也是为了让演员更能入戏,导演完全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拍摄的。
洛青鱼经过了这三个月的洗礼,越发被俞蔷所青睐,演员之中有一个不知真假的说法,是说俞蔷如果很喜欢一个演员,每天晚上一定都会喊她陪自己下一局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