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其他类型>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338章 两年,东南联军覆灭,平暹之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8章 两年,东南联军覆灭,平暹之战(5 / 8)

完成交接,启程回京述职,然后再南下荆州。

四省总督抚治所设在渤泥王都。

一路上,王越都在研究如何治理新四省,越想越头大,遍地是未开化之地,未开化的土人,没有百年之功,是没法变成汉地的。

而在宫中,皇帝跟他说,四省总督抚期限是二十年,二十年后,必须完全成为内地省份。

首先一个环境问题,明人就难以适应。

适应环境后,得一边开垦,一边杀土人,这得多久才能完成啊。

王越和陈豫商议,商议的最后结果,是无解,必须用时间慢慢完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景泰十三年过得飞快,眨眼就到了冬季。

虾夷岛上的倭灵王陵墓修建完毕,明年开春就能葬过去了。

从北京到南京的沥青路修通了,南京到江西、到浙江的路也修通了。

玉门到陕西长安的沥青路修通,连接上了去北京的路。

北京到河南开封到湖北武汉的路修通。

山东济南到江苏徐州的路修通。

四个主要开采的油田,每日都有几十万人在忙碌,开采的石油还是供不上修路的速度。

沥青熬出来后,装进大铁桶里面去,装船运送各地。

煤油灯遍布千家万户,像南京、北京、武汉、苏州、杭州、合肥、沈阳、天津、长安、太原、成都、重庆、南昌、广州、桂林、南宁等等城市都是不夜城。

城池里挂满了煤油灯,晚间燃烧,照亮整个城池。

随着沥青需要的量越来越多,煤油价格越来越低,百姓各家敞开了用。

几乎全国所有城池,都有一条不夜街。

景泰十三年的旱灾还在,但中枢从印度买粮,没有从民间征粮,也就顺利熬过去了。

刚入秋就早早下了秋雨,预示着明年是个好年头。

北方入冬,南方修桥补路还没有停止。

东北战场上,兀良哈还在虎尔哈地区苟延残喘,不是不回去,而是地盘被吉林占了。

去年草原太冷,冻死了不少牲畜,捕鱼儿海的蒙人南迁,本想去吉林放牧,被王来给灭了十几股。

再加上杨信、赵辅、毛忠三将,咬着兀良哈不放。

这两年,虎尔哈人最遭殃,被兀良哈人抢,也被明人抢,人口暴跌七成。

倒是黑龙江沿海地区,有耕田开垦出来,移过来几万半大小子,半耕半兵,都娶了土人当媳妇。

范广主持西北,半打半抚,勉强维持西北安定。

满速儿和寇深做贸易,看着那沥青路铺设出来,他们也想在吐鲁番铺路,但很快就打消了念头,这是给大明铺的路。

宁夏初建在年底结束,大体城池构架形成,还需慢慢填充细节。

人口也有二百万人,汉人只占三分之一。

年富到任重庆省后,彻底荡平重庆省内土人,土人被征召成兵,去渤泥征战。

贵州历时一年,又修通一条环线道路,并打通了多条,通往重庆、湖南、云南、四川、广西的道路。

用死了奴隶超过一百万人。

移进来三十万汉人,但被征走了五十万兵。

又买来两万色目妇人,十万印度女人,十万东南夷女人,分给他们当妾用。

韩雍督抚四川后,一是练兵,二是修路。

四川有石油,韩雍就用本地石油,修四川境内的路,和重庆连结上。

婆罗洲天气转凉后。

王越启程去婆罗洲,随他一起的,还有在广州集训的兵卒,去婆罗洲垦殖去。

大明一共买了十万大食女人,都是色目人,两万去了贵州,两万去了新益州,两万送到了交趾,两万送到了婆罗洲,剩下的两万送去了内地。

琼州府的军械厂,已经完全建成,东南需要的军械,全部从琼州府出。

驩州军械厂,也开始建设了。

交趾经过多年建设,已经完全是内地模样了,因为都是江南人,换个地方,还是自己人。

除了天气太热之外,其他的都能适应。

朱英上的奏疏,交趾预计在景泰十五年,就能自给自足了,景泰十八年,就能为内地提供粮食了。

而在大城。

拉梅萱如热锅上的蚂蚁,因为明军去年占据了曼谷后,攻克了几个要地后,就没了声音。

熬过了整个雨季,直到今年天气转凉后,明军忽然北进,兵锋直指大城。

郭登亲自指挥,他已经收到了圣旨,皇帝欲将常德公主下嫁给他,这让郭登是又惊又喜,还很无奈。

这一仗打完,他的爵位就要升一升了。

趁着年轻,和公主生个儿子,他就不用沉醉于诗书之中了,能开开心心教育儿子了。

二婚不重要,重要的是地位和权势。

暹罗破坏了北进的道路,沿途遍地陷阱,延缓明军的速度。

但这难不倒明军,郭登让人驱赶暹罗人,让他们在前面蹚路,并让他们修补道路。

景泰十三年,十二月,兵锋抵达大城。

拉梅萱派兵和明军鏖战,结果一打就崩,大明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武器,尤其擅长火攻。

燃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