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其他类型>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284章 中枢震怒,朕要把南直隶上下全部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4章 中枢震怒,朕要把南直隶上下全部杀(6 / 8)

功的了。

“张凤,虽有过,但救援及时,颇有战功,加授少保。”

“李震,及时救援南京,击溃五万倭寇,收降甚重,战功赫赫,封江宁伯。”

“陈舞阳杀敌有功,晋都知监指挥使。”

封赏名单竟只有这几个人。

真是可笑。

而江宁伯,颇有深意,江宁城在南京旁侧,这是纪念李震之功,足见皇帝对他的青睐。

朝臣没人敢反对,只是山呼万岁。

皇帝都怒成这样了,谁往枪口上撞啊。

下了朝。

朝臣揉了揉跪得巨疼的膝盖,本来兴致颇浓的一场朝会,春风和煦,皇帝开心,朝臣也开心。

谁知道闹出这么一出事啊。

南直隶士绅脑子里面装屎了?

唆使倭寇攻打南京城?

懂不懂南京城意味着什么呀?这回惹火烧身了吧?

你们觉得王竑狠,等你们看到金忠,就会发现,王竑太仁慈了。

金忠在江西杀得人头滚滚。

江西起码分出来三十万大户人家,移出来的流民就近百万。

这个主儿去了南直隶,会做什么?

此次朝会上,皇帝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奖罚;二是兴建水师,造船练兵;三是弱化南直隶的政治影响。

先撤了南直隶的朝臣,等于说,大明以后只有一套体制,南直隶不会再有各种尚书了。

下一步,估计就是降南直隶从帝都变成行在。

再一点点,撤掉南直隶,把帝都彻底变成北京,变成一京制。

毕竟倭寇攻打南京城,给皇帝带来太大的恐惧了,他治理下的大明已经蒸蒸日上,威望日隆,却因为南京城被攻打,导致威望暴跌。

皇帝可受不了这种大起大落。

所以,他在降低南直隶的政治意义。

甚至,有的朝臣阴谋论在想,倭寇攻打南京城,是不是皇帝授意的,看看皇帝对宋伟的处置,很明显是留手了的。

会不会是宋伟配合皇帝,演了一出戏,为了开海呢?

此刻,坐在养心殿上的朱祁钰,后背全是冷汗,南京城被攻打,竟会让自己威望大跌。

真的疏忽了,宋伟的罪,其实跟他有关系。

他给了宋伟权限,让他随性而为。

结果,宋伟玩崩了,于谦也认为,宋伟的布置没问题,很显然宋伟是被坑苦了。

朱祁钰却在考虑这件事的深意。

他给地方官员的权限太大了,宋伟战败,南京城危机,在以前是不会发生的。

因为地方官员自主权很低的,都要等中枢圣旨,才能行事。

现在不一样了,地方可越过中枢,随意行事,这就造成了宋伟做出错误决策,其他部门没有协作,失去弥补机会。

“冯孝,你说太祖会怪罪朕吗?”朱祁钰喃喃自语。

冯孝吓得跪在地上,皇爷,您不带这么吓人的。

“就算朕废了都城,太祖依旧葬在那里,朕终究需要永远护着。”

这就是太祖设中都的原因。

但也要感谢太祖皇帝,给了后世儿孙,开海的希望。

“去把老太傅宣来,他临走之前,朕有些话跟他交代。”朱祁钰振奋下心情,终究要面对的。

倭郡王真的是心理素质强大,在瓦剌当了那么久的俘虏,还跟没事人似的回国,甚至还发动夺门之变,再次君临天下。

这份心理素质,朱祁钰就远远不如。

胡濙正在吏部做交代,闻听皇帝诏令,火速入宫。

入殿跪在地上。

“赐座。”

朱祁钰道:“老太傅,朕这心啊,经不起再来一次惊吓了。”

“老臣必犁清南直隶士绅,绝不许发生倭寇攻打南京城之事。”胡濙也不想去南直隶。

南直隶现在就是个火坑,谁进去都容易烧死自己。

张凤聪明啊,用这种方式抽身。

“可南京城在,就永远会面对这个问题。”

朱祁钰认真道:“朕和您说实话,朕欲废了南京,不再用两京制。”

“陛下听老臣说完,再行决定不晚。”

胡濙娓娓道来:“大明行两京制,利益极多。”

“其一,官员轮换,您用大量启用人才,而两京制能缓解人才压力,同时,还能让官员彼此监督,保证官员廉洁、不会使官员在地方做大,维护中枢权力。”

“其二,南方之事,南京直接托管,缩短处理政事的时间,南京守备可收缴南方精锐。”

“其三,大明建立以来,南北分治几百年,南人、北人已然各成一统,而启用两京,恰恰能有效管理地方、遏制地方,让地方权力归于中枢,又能让南北方逐渐融为一体。”

“其四,漕运如此通畅,主要原因是两京制。”

“好处还有很多,不胜枚举。”

“当然了弊端是有的,两套行政体系,行政成本是高的,而官员倾轧,争权夺利,在所难免。”

“就如这次,南京城被攻打,也是争权夺利的结果。”

“老臣认为,都是弊端。”

“但是!”

“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