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修神通,那在对敌时就连基本的自保之力都没有,和待宰的肥羊根本没啥区别,平白为人做嫁衣,枉费修仙一场。可若要自行寻觅神通秘法,不但要额外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即便有所收获也难保与自身功/法完全契合能够发挥十足的威力。
综上所述,这百炼化元律在修士眼中便可谓是鸡肋般的存在,习之无助益,弃之又可惜。可也正因为如此不值,孙火想不通这当中的缘由,但觉得总不至于是为了先前的冒犯和拒绝拜师而刻意地羞辱自己。
正找不着方向地思索着,突然间孙火脑海中灵光一闪竟是想起了一物,脸上的神色瞬间变得有些难以置信,随后便急忙低下头把手按在储物袋上,开始翻找起其中的什么物件。
没过多久孙火便手掌一翻,一本有些泛黄的册子便出现在其上。平托着册子靠近身前,孙火空着的另一只手也伸上来轻轻抚摸着封面,整个人的身上霎时间发散出一股淡淡的哀伤气息。
原因无他,这册子正是当初萧风转赠给他的遗/留之物,如今拿出来也是睹物思人了。
伤感仅仅持续了须臾工夫,孙火便马上收拢住心绪不再沉浸其中,目光也随之变得清冷。这倒并非他薄情忘义,而是所处之地终究并非自家府宅,若被有心人撞见或暗中窥视到就难保是否会因此另生波折了,因此不得不强压住心中的情绪。
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书册,当摩挲的手指滑落到封面底部时,上面所书的三个大字顿时赫然映入了孙火的瞳孔之中,风起掌。因为是故人遗物,加之掌法乃是近身武技很难有机会在修仙者争斗中有发挥的空间,故而他在得到之后并未仔细翻阅过。如今因为同名而触动记忆被想起,在这连自己都将近十足觉得不可能和仅有一丝丝期待的心态下,他还是翻开书皮开始细看揣摩起来。
这一看就又足足过去了一顿饭的时间。当孙火小心地双手合起册子后,整个人方才像泄了气般地猛然向后一倒地靠上了椅背。
世上的各种奇门异术数不胜数,即便是把仙道和凡俗区分开来,有些内容迥异的秘法却好巧不巧出现重名,倒也不是什么太过值得大惊小怪的事。
可是通过揣摩其中的运功心法孙火发现,册子上所记载的风起掌分明就是那一种缺失的入门/神通。神奇的是此掌法在凡人手中竟然也可用内家真气代替灵力施展,只不过威力会因此大打折扣,同时更有数种招式由于功力不济而无法施展。据他估测,若以凡人之躯要达到能够施展所有掌法招式的程度,怎么也需要数百年的功力作为支撑方有可能实现,这几乎就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所以他实在难以相信眼前发生的事实,已经失传的仙术神通竟然会流落到世俗间变成了一门无法大成的武学功/法,而且还阴差阳错地来到了自己的手中拼凑完成了全本功/法中的一部分。这样的事虽不能保证是独/一无二的个例,却也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因缘巧合,仿佛冥冥之中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推动着命运的发展,引导且希翼着自己能够真/正走上力修的道路。
事到如今,孙火也终于是对这百炼化元律有些意动了,但他还是不能够就此下定决心选择其作为根本功/法。除了此功/法入手得名不正言不顺的,拿不准黎姓道士冷静下来是否会反悔来讨还回去,就是缺失的另外三门/神通是否仍存在世间且自己又能否顺利寻获都是毫无头绪,若冒然上手直接修/炼,只怕是会在往后的心境上留下很大的破绽。
一想到这样的前景和可能,顿时有如当头浇下冷水般地让孙火从心底萌生出一种无力感,为无论结果好坏都根本没法由自己来掌控命运的走向。
因为实在想不明白为何黎姓道士要对自己做出收徒和传功/法这番近似儿戏举动的缘由,孙火果断放弃了继续无谓纠结的念头。在闭目平复了心绪之后,他便转而把注意力投入到对风起掌的参悟中。
尽管当下自身根本没有修习百炼化元律作为基础,但是既然已经发现了风起掌的真实作用,便再没有只是作为念想物收藏起来的意义了。若能将此神通在自己手中发扬光大,亦不失为告慰故人的另一番心意。同时,本着技多不压身的处世原则,多掌握一种可施展的保命手段总不是坏事,何况是像这样结合武技创立出的仙术神通,这已经触动了他作为武者的本能而产生极/大的兴趣想要彻/底了解。
这一读,他整个人很快便深深陷入了其中,脸上的神情也不再一成不变的冷淡,时而皱眉沉思,时而舒额大悟,时而欣喜不已,时而沮丧困惑,持续变换哥不停。
不知道过了多久,突然传出一声老者的咳嗽声,方才把孙火从领悟的状态中给惊醒过来。仰头看去,便见到是段大峰主已来到了身前不远处站定,正背着手无甚表情地看向这边。
心头咯噔了一下,暗骂一声自己糊涂,孙火便慌忙收起了书册,同时起身见礼道。
“在看什么那么入神啊?”红衫老者面上并没有发怒,而是就近捡了把靠凳坐下,不急不慢地问道。
“只是一本杂学罢了,弟/子读着感觉很是新奇,所以一时贪看住了,还请大人恕罪。”孙火的脸皮微微抽动了一下,随即不敢怠慢地回应道。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