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第五十七章 因为蛮夷就在那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七章 因为蛮夷就在那里(2 / 4)

表态,也确实调节了气氛,毕竟有人愿意主动帮你垫付彩礼,那别管他是什么居心,人家至少态度是真的做到位了。因此,郭康也不由自主地软化了一些。

“是这样。”脱欢主动说道:“我们现在正在安排婚礼时候的座次问题,贵方的要求,我们也了解到了。不过,明朝方面也希望能排在首尾,而且也提出了很有说服力的理由。我们考虑了下,觉得还是请两位都过来,亲自商量一下。”

“即便如此,我也不应该和他辩论。”孙十万摇了摇头,说道:“大家都知道吴王府和明朝之间的关系。即使是普通藩国,一般也没有外交权力,何况吴藩现在和明朝中央的关系很难简单说清。而且,他们也没有明朝朝廷的专门授权吧。”

“这些还是公事公办的说法,私人角度,我觉得更没有这种必要。”他对朱文奎说:“朱公子在这边努力,应该是想维持大明的面子吧。但是,明朝实在太远了,就算成功,大家也对他没有切实的感受,没法真的借此做什么;而哪怕失败,那些需要明朝商品的人,也不会因此就不去购买了。”

“我大元和明朝,是争夺正统的敌国,但是这件事情上,我也没必要扯谎。”他摇头说道:“我也没有贬低贵国的意思——我们两国多次交兵,没有哪个大元高层不看重明朝的实力。但正是因为实力强大到了这个地步,所以我才敢说,做不做这些都没有什么区别,因为他已经不需要这些花里胡哨的技巧了。您这些努力,其实也没有什么影响。”

朱文奎听了,愣了一下。

“呃……对您来说可能没什么影响,对欧洲人来说可能也这样吧。”他想了想,回答道:“不过对我自己来说,还是有影响的。”

“这是怎么说?”孙十万有些好奇地问。

“国家是我们老朱家建立的,我们也是得益最多的人。”朱文奎说:“这一点,我自己很清楚。哪怕流落到泰西,靠救济为生,人家东道主乐意给我们这么多救济,不也是因为我们身上有大明的名头?”

“既然从这个身份里,得到了这些好处,我觉得就不能推卸相关的责任。”他也摇摇头:“这确实不能给我带来直接的额外好处,但是,如果我们老朱家自己人,在需要为了国家的名声出头的时候,都要犹豫,都要锱铢必较地计算得失,那其他人会怎么想?要是大家都看到了这种表现,今后还会有人乐意给朝廷出力么?”

“我现在确实得不到什么直接的好处,想做这些,单纯是想要尽心完成职责而已。非要说的话,我能立刻得到的,大概也就是尽力做事之后,那种满足的感觉,让我不会觉得良心不安。对我个人来说,这就已经足够了。”

“更何况,现在欧洲这边,我们确实在用大明的名义聚集民众和士兵,进行转播教化的宏大工作。这是历代先贤都推崇的政策,即使是古代的圣人看到,想必也不会反对吧。而如果没有这个名声,以我们现在的情况,就不那么好聚集人手做大事了。所以,为了我们的事业,也必须争取这个位置。”

“你们还真想要教化那边的蛮夷啊?这是为什么?”孙十万听了,皱了皱眉头,似乎理解了一阵子,问道。

“因为……呃,蛮夷就在那里。”朱文奎也不知道怎么分析,索性强行回答道。

这次,孙十万沉默了片刻,随后默默地点了点头。

这些理论上的分歧,原本还只是小事。由于仪式上要参与的人众多,哪怕互相有仇的势力,也不得不碰头,因此,理论上的问题,也变成了确实让人头大的事情。

最先闹起来的,也确实就是元明这两家。

得到正式通知之后,孙十万就行动起来。和郭康等人沟通之后没几天,他就迅速筹划好了礼物,带着百十个仆从,抬着几十个大箱子,大张旗鼓地赶往皇宫。

孙十万的随从伙计,都是能说会道,很会来事的人。一路上,他们不断敲锣打鼓,喊着“大元贺大秦喜”、“礼万贯”之类口号,在街上转来转去,恨不得让全城都知道。

等围观的人多了,孙十万还专门停了片刻,对周围的人说,自己是代表大元,来给罗马汗国公主的大婚祝贺的。这些财物,就是见面礼,希望大家能好好发展关系,建立更紧密的同盟。这样,对于朝廷,对于普通人,都有巨大的好处。

这些话,大部分市民倒是没有多大兴趣。但孙十万随即宣布,现在汗廷在举行庆祝活动,元朝使团作为客人,也要帮帮场子,给大伙儿助助兴。

在他的命令下,伙计们直接打开了几个箱子,把里面的钱币一把一把地往外撒。市民们立刻沸腾起来,纷纷上前争夺。远处看热闹的人,也忙不迭地跑过来加入战局。来的人越来越多,把附近的道路和小广场都堵得水泄不通。直到巡逻的军队赶过来,将市民们都赶走,才安稳了下来。

当然,这之后,孙十万他们算是出了名。过了好几天,还有希腊人带着木耙子赶到现场,想翻找一下,看看有没有被人踩进土里,因此没被捡走的钱币。而之后,孙十万又去了一次郭氏的府邸,除了送礼示好,还专门把航路和运河的事情,又提了一遍。

郭氏夫妇如实告诉他,这件事他们也没法定下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