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其他类型>从万界直播开始> 第七十章 救兄第一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章 救兄第一线(1 / 2)

“为什么这么说呢?”</p>

无忧觉得苏东坡是一个很讨喜的人,她觉得这人十分可爱,提及时脸上就带了轻松的诙谐的笑。</p>

“因为我们的苏大学士是个典型的多面手,他不但会写词,写诗也很好,写文章更不用说,他在字画上面的造诣也很深。”</p>

“单说大家可能不是很明白,我们举个例子,他是写文章可以进唐宋八大家,可见他的文章有多好,还有一件事情,苏轼科举之时,恰逢主考官是欧阳修,当时是糊名制,考官看不到考生姓名,欧阳修误以为苏轼的文章是他的学生曾巩所做,为了避嫌,就硬压了名次,取为第二名,光凭这一点,也知苏轼的才学。”</p>

很多人听后赞叹一声:“的确大才。”</p>

“乖乖啊,要是不压着,这不就是状元么。”</p>

民间有很多这样的声音。</p>

“苏轼写词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写文章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他还擅字画,是宋四家之一,字与米沛并称,他的寒食帖被后人珍藏。”</p>

“当然,苏轼流传最广的是他的词作,他的诗词精品极多,流传甚广,许多首都入选了语文课本,是必背诗词之一,就比如他的题西林壁,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等。”</p>

“这里尤其要提的就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南宋文人胡仔写过这么一段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p>

无忧这话一出,惊掉了多少人。</p>

“真这么好吗?”</p>

“这人好大的口气啊。”</p>

“俺怎么就不信呢?”</p>

宋之后苏东坡的粉丝们一个个面带笑容,与有荣焉,天幕夸苏东坡比夸他们更叫他们高兴。</p>

“说的对,我们东坡居士的词就是这么好。”</p>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好,好词。”</p>

“自观东坡先生的水调歌头后,再不敢写中秋词。”</p>

“词圣之名,名不虚传。”</p>

而宋时青年苏轼完全傻了眼。</p>

他看着弟弟:“这说的是我?”</p>

他弟也不相信啊:“可能,也许,大概是吧。”</p>

“什么叫可能?”</p>

苏轼有点小脾气:“是就是,不是就不是。”</p>

这叫苏辙怎么说呢?</p>

他也不敢很肯定啊。</p>

好像他哥没那么厉害吧,起码他觉得。</p>

但是苏轼还是很自信的。</p>

他想了想道:“那我后来还是很厉害的呀。”</p>

说完,他自己先喜滋滋的吃了口肉:“又能写文章,又能吃美食,真挺不错的。”</p>

无忧笑着放出水调歌头全词来。</p>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p>

全词一出,不知道有多少人沉浸其中,久久不能回神。</p>

就连苏轼本人都被惊艳到了。</p>

他连肉都忘了吃了。</p>

“这是我写的?”</p>

“我怎么不知道我有这么大能耐?”</p>

“我能写出这么好的词来?”</p>

苏辙也不敢信啊。</p>

“哥,你以后碰到啥事了?”</p>

“你怎么能写出这么好的词来,怪道人家说水调歌头一出,余下中秋词俱废呢。”</p>

苏轼摸摸鼻子:“仙子说是我写的,应该不会有错。”</p>

苏洵这会儿高兴的直喝酒。</p>

他儿子会青史留名,这点足够让他痛饮。</p>

刚才他可听的清清楚楚,仙子说了,后世学子的课文中都有他儿子的诗词,可见流传之广,能叫全天下人都学,这得是多大的荣耀。</p>

宋仁宗已经被这首词惊艳到了。</p>

他对左右道:“留心些,苏家父子三人进京后立马来报。”</p>

刘太后也很喜欢这词,不住念道:“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写的好啊。”</p>

不只宋人喜欢,唐人也喜欢这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