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其他类型>重生99做汽车巨头> 第846章 海军不满意,启明星的新任务来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46章 海军不满意,启明星的新任务来了(2 / 4)

的情况对比一下,它们的米-26的起飞重量比鲲鹏更大。”

每年的经费是相对固定的,海上用的多了,陆上自然就用得少了。

毕竟大家都是识货的人,总不能让启明星科技那边血亏着去卖产品。

“人家CH-47从六十年代就开始销售,虽然中间也进行了一些改款,但是大部分的开发成本和设备成本都已经摊销完毕了。”

鲲鹏重型运输直升机刚刚研发出来,都还没有进入到量产状态,相关部门就抢着要购买了。

“我们的直升机主要是锁定了三款产品,一款就是波音的CH-47,现在基本上已经搞定了。”

别看CH-47和CH-53都是重型运输直升机,但是在美利坚相关部门那边的采购数量却是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曹阳这么一说,大家立马感受到了他的诚意。

毕竟生产这种产品不可能跟汽车一样大量生产,一年能够产个100架,其实就算是很高产了。

“1.2亿美元这个价格实在是太夸张了,1.2亿人民币我们都觉得贵呢。”

不过对方肯定是想着越便宜越好,所以忍不住追问了一句道:“如果我们承诺未来三年内累计采购数量可以达到300架,是不是可以按照1个亿一架的销售价格来走呢?”

西科斯基公司是美利坚最主要直升机制造商之一,其最著名产品为黑鹰武装直升机了。

“但是如果一次性能够订购50架,那么我们的售价可以下降到3个亿。”

“不管是给炮兵部队进行快速的转移,还是给特种部队进行战略投放,重型运输直升机在国内的用途实在是太大了。”

这就导致了飞机占据的甲板空间完全不一样的情况出现。

这个可以结合销售台数好好的谈一谈。

“这样子也算是可以减轻你们的很多担心和顾虑了。”

“再有一款就是西科斯基的CH-53,现在正在开发之中。”

……

“如果一次性的订购10架以内的鲲鹏,那么单价要按照5个亿来走,因为摊销成本太高,我们就是按照这个价格也是没有办法挣钱的。”

“不过一款新产品的开发,怎么也得三五年的时间。”

“以后波音想要在国际市场上依靠CH-47挣大钱,恐怕就非常困难了。”

就算是今后要采购,也是要额外的去申请经费。

重型运输直升机啊,他们也是很想要的。

很显然,人家担心的是到时候申请经费的时候,对方有意见。

它们两家一个负责海军的重型运输直升机,一个负责陆军的产品,可以说是竞争对手,也算是产品互补。

“毕竟我们也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各种无人机和公务机、大型运输机上面。”

虽然不能说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但是西科斯基肯定是很乐意看到波音吃瘪的。

这一点,大家也都是很清楚的。

该卖惨的时候肯定要卖惨。

实际上哪怕是1.5亿元的售价,如果能够卖个五六十架的话,最终也不见得就是会亏本。

“如果采购的数量比较少的话,我们各种成本计算下来,其实差不多也是要这个价格。”

不说挣个几倍的钱,至少百分之几十的利润率肯定是要有的。

要不然早就买了。

“而按照华夏人的成本杀伤力,最终它们的鲲鹏的销售价格肯定是比波音的CH-47要低一大截。”

“哼!”

谈价格嘛,大家的诉求肯定是不一样的。

被人称呼为老黄的老者很是不服气的说道。

另外一方面,相关部门也是想要直接找到能够拍板的曹阳,快刀斩乱麻的先把第一批的采购订单给敲下来。

这种产品,谁不喜欢?

不过他也知道,现在的鲲鹏确实是不适合他们。

“最后就是对标西科斯基的黑鹰直升机,为华夏武装直升机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再低的价格,对方估计也是不好意思开口了。

南山集团各个下属企业也能很好的配合提供各种各样的零件。

反正南山设备自己就具备完整的所有设备的生产能力。

甚至这种重量级的产品,利润率还不能设的非常低。

2000万美元一架的话,显然还是有一定的合理性。

华夏的互联网也好,参观的观众也好,自然都能见到不少相关的信息。

“但是之前引进的几架北极熊米-26,虽然载重量非常的优秀,可是续航里程太短,太过于鸡肋,所以一直都没有用起来。”

要不然鲲鹏别说挣钱,还得亏钱。

“我们不可能有那么多的经费去采购一款直升机的。”

毕竟哪怕是最终采购数量没有上去,1.5亿一架的价格也是很划算的。

“所以即使是北极熊自己也没有装备太多的这款直升机。”

各方面都比波音的CH-47要好,哪怕是有点水分,相关部门也是能够接受的。

斯蒂芬斯的这个猜测,也算是代表了一批人的想法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