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重要的计算单元。
第二年,黄建生又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黄氏定律”:英伟达的核心战略就是产品每6个月升级一次,功能翻一番。
而在当时业界已经有了另一个更著名的定律,那就是由英特尔公司创始人摩尔创立的“摩尔定律”:芯片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每隔18个月增加一倍,性能提升一倍。
与“摩尔定律”相比,“黄氏定律”的技术更新速度快了2倍。
牛人吹过的牛都实现了,所以才是牛人。
此后,英伟达持续不断地推出更高性能的GPU,逐渐击败了众多竞争对手,成为视觉计算领域的NO.1,而黄建生也成了硅谷最年轻的亿万富翁之一。
这种情况下,他哪里是愿意轻易的把公司卖掉的人?
要知道,前几年英伟达的估值最高的时候,都已经去到六七十亿美元了。
虽然有泡沫的成分在里头,但那也不是现在十几亿美元的估值可以比的。
“黄总,虽然我的BOSS这一次没有办法过来,但是他对你一直都是非常佩服的。”
“英伟达被南山半导体收购之后,会继续交给黄总你带领的创始人团队来负责管理。”
“具体的一些条件和要求,就像是之前跟你沟通过的一样。”
“英伟达现在全力推广的CUDA(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一种并行计算统一计算架构)并不受市场的重视。”
“我们曹总觉得这其实不是CUDA不行,反而是因为CUDA太好了,太先进了,导致市场上还找不到适合它的应用场景。”
“英伟达成为南山半导体的子公司之后,南山集团将会首先在一些产品上面开始搭载使用CUDA,将来让英伟达的CUDA成为名扬世界的拳头产品。”
章京曾经是做过大学教授的人,一张嘴也是很能说的。
“在CUDA出现之前,全球能用GPU编程的可能不超过100人,有CUDA之后使用GPU就变成一件非常轻松的事。”
“CUDA具有易部署、开发接口灵活、编程语言适配、工具及代码库完备等优点,并且兼容Windows、Linux和MacOS多个操作系统。”
“CUDA的开发让GPU不再是简单的图形处理器,适用对象也从游戏制作人变为科学家、工程师或艺术家。”
说到自己近两年耗费了大量精力,结果却是把市值搞得越来越低的CUDA,黄建生还是有很多话想要说的。
这一次南山半导体能够顺利的说服黄建生接受收购,跟对方承诺重用CUDA,并且已经找到了CUDA的运用场景有非常大的关系。
当然了,行业竞争格局,也给了黄建生很大的压力。
2006年7月,AMD以54亿美元溢价收购ATI,GPU芯片市场重新洗牌。
虽然英特尔放弃了GPU自研的计划,让英伟达喘了一口气。
但是紧随其来的金融危机,却是一下就把英伟达推向了悬崖边。
南山半导体趁虚而入,算是找了个好时候。
因为就在今年2月份,英特尔正式向美利坚特拉华州法院递交诉状,要求之前跟英伟达签的授权协议不适用于英特尔下一代的集成内存控制器。
也就是说:英伟达之后不能再给英特尔提供GPU了,大家要拜拜了。
但是,黄建生也是不是吃素的,一个月之后,2009年3月,反手就把英特尔给反诉了。
英伟达指出英特尔违反合同,真正的目的是阻碍GPU技术。
而当时黄建生在接受采访时,信誓旦旦地说:“绝不和解。”
这个官司,才刚刚开始!
英特尔可是市值几千亿美元的超级大企业,很多人都不看好英伟达和英特尔的这个公司。
甚至英伟达内部也有不同的声音。
多重压力之下,章京的目的就算是顺利的达成了。
“你说的没错,我们曹总也是这么认为的。”
“将来英伟达的CUDA,完全可以成为一个经典的存在。”
“伴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英伟达的GPU将会更加有前途。”
“假以时日,英伟达成为跟英特尔一样的巨无霸,也不是没有可能。”
章京虽然是不相信英伟达可以跟英特尔媲美的,但是画饼嘛,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章总,这么大的收购案子,曹总直接放权交给你负责,这说明曹总非常信任你啊?”
黄建生这段时间也算是对南山集团做了一番了解。
越是了解,就越是佩服。
毕竟,牛人都是惺惺相惜的。
所以借着跟章京聊天的机会,他也是想要进一步的知道一些曹阳的信息。
“其实不是说曹总对我个人有多么的信任,而是曹总用人一向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南山集团的产业涉及的比较广,各个事业部的许多事情都是大家自己的负责。”
“就像是英伟达一样,以后曹总肯定也是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