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推出,拳心向下,随即变掌后抓回,如此反复运81次。要点:呼吸自然,不可努气,同时腰如磨盘随拳爪回左右转动。(2)由马步桩身体左转成前三后七之大虚大步桩式。双手随左拧身爪立于胸前,左手前,右手后成格斗式。目视前方,右爪变拳向前缓缓推进,拳心向下;左爪配合带至左腭下,拳心向下,右拳变爪,回抓带,左拳向前推进,如此左势做81式,随后,右拧身180度,成右大虚步式,按上法练习,亦81次为度,要求:脊柱正直,头有上顶之意,臀部有下坐之势,呼吸自然,意微注小腹(丹田)。
五、拍打功:
1、身体平开自然站立,或成前三后七之技击步,全身放松,以自己双手掌或拳拍打身体,先自头、面、前胸、腹部、两肋、大腿、自上而下,依次拍打,力量由轻到重,从身体能承受为止,同时体会受击部位的松紧和反弹的力度。
2、步骤:(1)将上体露出,躺于床上,仰卧,意念集中丹田(3---5分钟)双手相叠,左手下,右手上,盖于丹田。(2)以双手从丹田开始先顺时针,由小到大推揉81圈,正好遍布整个胸腹,然后再逆时针由大到小推揉81次,使气回归丹田,然后静养到丹田热为止。
3、用药法:前功毕,使行药法。分内外两法,困内腹,非面授不得其窍,易出偏,故略之。(1)汤洗法:汤洗之法,使气行透,功入内,肌肉富有弹性,加速功夫过程。食盐50克、丁香10克、白芷10克、川穹5克、地骨皮50克、虎骨20克、老桂木10克。(2)将上述药加水煎之,水沸即用。方法为:用布浸药水,擦上身及双臂,到发红,发痒为止。
第二部功丹田功
一、纳丹田:第一部功毕,始行此引功,两脚开步自然,站立,两手掌心向上,两臂自然下垂,双目微闭,神内敛,松衣宽带,自然呼吸,静立3-5分钟,气均神静,即行下功。
1、沉法:(1)两手掌心向上,五指分开,由体两侧,向腹前经胸托至喉部,同时随手由丙体侧上托之势配合吸气,至丹田。
(2)双手托至喉部时,气沉丹田。随双掌变成掌心向下,配合呼气,双掌慢慢压至腹前,指尖相对,气沉丹田。如此反复做81次为度,注意要点:1、丹田为脐下一寸三分处,呼或吸,都是气沉丹田。2、吸气呼气,配合手掌的上托或下压都是缓慢进行的。
2、盈法:两脚开立成马步,两手合十于胸前,吸气沉至丹田。双掌变成掌心向外,缓缓向两侧手伸撑开,同时配合呼气,意念两手有向两侧开山,同时体会气充两肋,及两臂掌,随后双掌于胸前合十,做第二次,如此反复81次为度。
二、震丹田:前功毕,始行此功,此法为技击中练抗打与反震之用。
1、两脚成丁字步,即前三后七之技击步,全身放松,取直径五公分,长约一米五左右圆木棒,一头抵住,丹田穴,一头抵于树或墙上,然后吸气于丹田后,猛然闭气,同时鼓荡丹田,意念丹田气突然爆发而出,向外发出弹力,随即马上放松,调匀呼吸,准备做第二次,如此反复81次为度。
2、将木棒一头抵于树或墙上,另一头抵于心窝部,按上法所述习之亦为81次为度,注意:要由轻到重,以身体承受了为准,同时诸气可配合内发“恩”音,可提高心窝部的抗打。
3、两脚成马步开立,双成掌向体两侧平伸,掌心向下,吸气,至丹田,随后右掌猛然以掌心拍向肋,同时合闭配气,意念内气在软肋部鼓荡外抗,然后调匀呼吸再以左掌排击右肋,如此左右为一次,81次为度。
注意:(1)初次练习时,不可重击,要由轻到重,循序渐进,应以能承受为度。(2)击打和闭气同时进行意、气、力,达到统一,节奏开始不要太快,做完一次,调匀呼吸后,再做第二次,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