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带起一群的,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乔琰还不至于到真在内政岗位上缺人的地步。 真要说的话,她缺的是技术型人才。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像是马钧和毕岚这样的,实在是不务正业得很。 可乔琰始终奉行的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也深知,这种人才发挥出来的作用甚至是具有颠覆性的。 只可惜,能留在记载上被她挖掘出来的少之又少。 她也只能寄希望于随着乐平的数学发展,马钧能培养出更多弟子,能暂时缓解她的燃眉之急。 然而这还不够。 计算不意味着创新,所以她还需要通过奖励开创者来不断寻找潜力股。 想到这里,她就忍不住往黄月英的方向看了一眼。 这孩子到底什么时候能学成呢? 这会儿因为乔琰意图将乐平月刊的数量扩张,送到关中的缘故,昭姬的人手不足,黄月英继续留在此地帮起了忙。 大概是因为精神专注的缘故,她并未留意到同在此地的乔琰投过来的希冀眼神。 奈何并不存在时光机这种东西,乔琰也只能等着她们慢慢长成。 蔡昭姬忽然在此时开口问了句,打断了乔琰的沉思。 她问道:“说起来,君侯今年有给邺城朝廷那边送年礼吗?” 吕令雎也在此地,正跟黄月英在旁边一起整理月刊,一听到这种八卦问题,她忍不住探出了脑袋。 反正这种问题,看的一般来说是别人的笑话,又不是君侯的。 所以她这也不能算是什么不合适的举动。反而……反而还应该叫做努力向君侯学习,以后可以效仿她打击对手的方式。 乔琰收回了思绪,回道:“送当然是送了,但是也算不上年礼。” 此前她需要给刘辩送年礼,相当于是在对外表示—— 在刘宏所遗留下来的两个儿子中,她选择了刘协。但对刘辩,她以尊敬其为弘农王的说法,依然留有一部分的移情和尊奉之念。 然而今年,她出于时势的考虑将刘虞给送上了皇位,以图能在刘协失踪之后维系民生安定。 也正是因为这个决定,她将进一步将邺城视为伪朝。 在这种局势下,她当然不再适合和弘农王保持“藕断丝连”的状态,以防这种对对方的尊重,反而会成为长安城中有人发起指责的理由。 她一向很严谨的。 毕竟她现在尊奉的天子,若是要跟刘协刘辩去算什么血缘关系,那可真是有点太远了。 炎汉四百年所发展出的汉室宗亲多得很,像是刘焉这样的,若非他本身有实力也有地位,其实更大的可能还是在汉朝宗室之中成为一个没多大存在感的一员。 她接着说道:“若说这个是年礼,还不如说这是一封战书。” “我们这头改元建安,那头便自称永汉,可天下不可能永远都有两个大汉,自然是该在这种时候宣战的。” “弘农王为孝灵皇帝遗脉,汉室正统宗亲,以陛下之仁厚,势必不会将其赶尽杀绝。故而我这年礼便只表达一番他将来会成为我等手下败将,成为我方的一份子就是了。” “又有先帝托我以清君侧之职,我也算弘农王半个长辈……” 乔琰说到这里,从腰间的佩囊中摸出了一枚铜币。 这枚铜币并没有寻常五铢钱的方口,上面也自然没有“五铢”的字样,而是雕刻着长安城并秦岭的图样,也正是今年的压胜钱。 “我送了他一枚此物,和一份乐平月报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