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妹儿惊讶地说道:“这里好多房间啊!”
李余笑了笑,说道:“妹儿可以从中挑选一间。”
花妹儿笑问道:“陛下住在哪一间?”
李余说道:“按照规矩,我不会固定住在一个房间里!”
“每天都要换吗?”
“嗯!”
花妹儿扫视了几眼,指着一个走廊里端的房间说道:“我就住在那里吧!”
“好!”
两人正说着话,一名小宦官走过来,毕恭毕敬地说道:“陛下,高将军、胡将军、龙将军、冠将军已经到了立政殿!”
李余哦了一声,说道:“陈光!”
“奴婢在!”
“你帮妹儿收拾下房间。”
“是!陛下!”
李余又对花妹儿说道:“我去处理下事情,一会回来!”
“奴家恭送陛下!”
李余笑了笑,突然靠近花妹儿,在她脸颊上轻吻了一下,说道:“我去去就回!”
花妹儿玉面绯红,气恼地瞪了李余一眼。
不过李余已哈哈大笑着走出大殿。
目送李余带着黄兆和金乌离开,陈光满脸堆笑地向花妹儿躬了躬身,说道:“娘娘有什么要准备的,尽管吩咐奴婢去办!”
花妹儿吓了一跳,连忙说道:“陈公公,我……我可不是嫔妃……”
这娘娘二字,她可受不起。
陈光笑道:“陛下如此宠爱娘娘,娘娘受封妃位,甚至贵妃、皇贵妃,都只是早晚的事!”
花妹儿咯咯咯地笑了起来,说道:“陈公公真会说话!”
要说资历,陈光比不上黄兆,要说能耐,他又比不上金乌。
他要想在皇宫里立足,就得给自己找个靠山。
在陈光看来,花妹儿出身卑微,却又偏偏得到陛下的宠爱。
趁着她还没发迹的时候便与她打好关系,对自己将来会大有好处。
且说李余,他去到中宫的立政殿。
高安、胡月英、龙飞、冠侯四人,一字排开,规规矩矩地站在大殿里。
见到李余走进来,四人齐齐插手施礼,说道:“微臣拜见陛下!”
“平身。”
“谢陛下!”
李余走到桌案前,拿起陶源给他的奏疏,说道:“这封奏疏是陶公所写,你们都看看吧,顺便也帮我参谋一下,其中有无不妥之处!”
黄兆接过奏疏,递给高安四人。
四人聚拢到一起,定睛细看。
把奏疏的内容从头到尾地看了一遍,四人面面相觑,谁都没敢立刻开口说话。
李余问道:“看完了?”
“回禀陛下,微臣看完了。”
“有何感想?”
高安低垂着头,没敢吱声。
龙飞和冠侯则是表情淡漠。
加官进爵之事,与影卫府无关,影卫府也不该参与其中。
只有性情耿直的胡月英,微微蹙着眉头,说道:“陛下,微臣以为,册封景大人为长顺侯,似乎……不太妥当!”
“哦?为何这么说?”
“秦州的安定,景大人功不可没,将士们在前方征战,之所以能连战连捷,也离不开景大人提供的充沛补给,故,微臣以为,册封景大人为长顺侯,有些不妥!”
在胡月英看来,景昱的功劳,并不比陶源小,陶源已贵为国公,但却只给景昱一个挂名侯,其中多少夹带着一些私人恩怨。
李余听后一笑,又从桌案上拿起一份诏书,说道:“这是我写的册封诏书,你们也都看看。”
接过诏书,四人又开始聚精会神地看了起来。
李余的诏书,与陶源奏疏的内容相差不多,但对景昱的册封上,做了改动。
他将陶源提议的长顺侯,改成了合阳侯,后面还特意加注了食邑两千户。
最最让四人吃惊的是,这份诏书的最后,还增加了四个人的名字。
高安,封广安侯,食邑千户。
胡月英封桐乡侯,食邑千户。
龙飞,封云阳侯,食邑八百。
冠侯,封平川侯,食邑八百。
没想到,在册封诏书中还能看到自己的名字,四人都是一脸的惊诧之色,半晌没有回过神来。
李余从台阶上走下来,到了四人近前,说道:“你们做的事,虽然有很多都摆不上台面,见不得光,但你们的尽心尽力,我都有看到,我也不会让你们的尽忠职守被埋没。”
四人终于回过神来,高安率先噗通一声跪伏在地,呜呜呜地哽咽出声,说道:“陛下圣恩,微臣无以回报,微臣只求能为陛下鞠躬尽瘁,肝脑涂地!”
胡月英、龙飞、冠侯也都急忙跪地,向前叩首,说道:“陛下圣恩,微臣惶恐!”
龙飞和冠侯对视一眼,又紧跟着说道:“受封侯位,微臣愧不敢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