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我上交了沙雕穿书系统> 第80章 共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0章 共生(2 / 4)

混杂的人类细胞还是活的——”

舒白大大喘了口气,等到麦克风滋滋啦啦的杂音终于消失,才以压抑不住的情绪吐出了他心中预备已久的那个结论:

“从这个结果上来说,从这个结果上来说——这不是真菌寄生人体,这是人体细胞寄生在真菌上!——妈的,怎么做到的……”

哪怕通话之后已经将近半个小时,回忆起舒白那失去常态的亢奋语气时,王治心中依然有某种荒谬感滑过。虽然他大学仅仅主修历史,但这几年来以高科技考古的风气愈来愈甚,王治也借着导师的人脉折腾过不少物化生的玩意儿。真正的高精尖他不懂,但在常识上可是不遑多让。

但正因为常识上颇有见地,在听到舒白那匪夷所思的怪异结论时,王治才会从心底里的觉得荒谬!

说白了,虽说人类细胞与真菌细胞都是细胞,但在生存能力上那简直不可同日而语。真菌顶着高温顶着消杀顶着各色化学药剂都能顽强生存不断扩张,而人类细胞根本经不起体外一丁点的风吹草动,哪怕是实验室里精心伺候,一个不小心都可能会一死一个培养柜,让肝论文的实验狗恨不能以头抢地……

这样娇贵脆弱的东西,怎么可能在一堆真菌的组织中长久保持活性?它的营养哪里来?它依赖的□□环境哪里来?杂菌的侵扰如何避免?

如此疑问纷呈杂列,越想越觉得不可思议。但王治清楚舒白的为人,知道以这位医生的职业道德,无论如何不会为了什么效果而故作惊人之语……

换句话说,这结果尽管匪夷所思,却大概率是真的。

王治叹了口气,心想难怪舒白会如此亢奋。如此违背常理打破规则的东西,那简直就是生物学中无上的宝藏,只要拿到样本随便做几个实验,从中能挖掘的结论大概可以让整个学界地震上五六回,能让一干研究员拿奖拿到手发软……如果能在真菌与人体细胞的共存上稍有进展,那恐怕他们的头像都会印到教科书上。

不过如此复杂的概念,当然很难向沐晨这样毫无常识的门外汉解释。于是王治顿了一顿,只能模棱两可的给个回答:

“现在还不能确定结论。”他含糊道:“研究所那边说,需要把真菌给送回去做个全面检查。”

这自然是毫无问题,沐晨一口答允,想了一想,却又问起了另一件事:

“分配土地的方案拟好了么?”

所谓以府兵制为蓝本改革出来的土地方案,可不仅仅是抄家分土地那么简单——甚至抄家分土地都不能算是什么要点。农业可不仅仅是有块土地播下种子就能有收成的,农具、耕牛、水源等等都是重中之重。土地分配完成之后,必须迅速的跟进农具与耕作的安排,尽快让分的土地的农民进入生产的正轨。否则空有土地无法耕作,农民在焦虑惊慌之下,反而可能抛弃珍贵的生产资料,重新依附于地主。现代许多国家的土地改革,往往就是在这一步拉了跨,画虎不成反类了犬。

也正处于对耕作的忧虑,沐晨等人才会以士兵为切入口推动改革——军队的纪律性远远强于一般农民,组织生产的难度更低。以此为试点观察一年后,才有全盘推进的基础。而这起步的耕作劳动怎么组织,那自然就是王治等一干历史顾问的工作。果然王治迅速点头,相当自如的就给了肯定答复:

“快弄完了。”他平静道:“现代那边在翻历史档案呢,放心吧,各种土地改革的方案和案例应有尽有,还绝对没有版权问题……”

·

在得到沐晨许可之后,向亮与王治不敢耽搁,迅速给留守草原看管北朝皇帝的刘铭张瑶发去了电报,要他们妥善保管真菌菌株,等运输机一到立刻移交,现代的生物研究所那边已经是焦急难耐,加班加点的在等待了。

这个问题执行起来倒没有什么难度,刘铭一接到电报便起身要去检查菌株,但抬脚还没走上两步,他手腕便是一阵生疼——原来坐在另一边的张瑶突然伸手,五指成爪出招迅猛,已经牢牢抓住了刘铭的手臂。

虽然这一招动如脱兔,但张瑶却一动不动,仍旧死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