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我上交了沙雕穿书系统> 第22章 史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章 史记(9 / 10)

势待发。一月之内,便要大举进军。”

说罢,他打开盒子,取过藏羚羊绒的披肩,伸手一撕两半:

“既然不是天下无双,就不必现眼了。”

王治微微眯眼,语气依旧平淡:“那就开始下一轮吧。”

郭照挥了挥手,叫美人送来了下一个金盒。

这一次取来的是块玲珑剔透的美玉,阳光之下玉质莹润光泽,中间却有一丝摇晃起伏的殷红。

站立在侧的刘恒扫了一眼,脱口而出:“血玉?”

郭照颔首:“府君好见识。这是我重金收来的一块血玉,每到深夜月起,还会有细微的红光。依方书中服食法所言,长久佩戴还可延年驻颜……”

刘恒笑了一笑,没有说话。这血玉珍贵倒是珍贵,不过竟能夜晚发光,八成是带有什么放射矿物,亏得他还敢长久佩戴。

王治再次击掌,召唤来了第二个木盒。盒子内以丝绸填充,里面却是个平平无奇的青玉深盘。有了上一次的教训,郭照屏息钳口,看着王治将青玉盘摆在几案上,徐徐浇下了一碗热水,而后伸手轻轻摩挲边沿。

刹那之间,盘中无数水珠竟然鱼跃而起,在空中跳跃飞舞彼此撞击,而后雨点一样洒下。滴落的雨点在玉盘边缘敲击滚落,奏响了一连串的旋律。

饶是郭照心中有所预备,见到这种奇物也是惊骇之极。他猛然起身仔细打量,却见青玉盘壁薄如纸胚,玉质又是浑然一体,决计不可能隐藏任何的机关。郭照瞠视良久,终究还是缓缓跪下,长叹了一口气。

“……鬼斧神工,一至于斯。”他哑声道:“在下心服口服。”

说罢他抬手一挥,价值连城的血玉跌落在地,当一声摔了个粉碎。

等到美人送上第三个金盒,郭照才缓慢开口:“北军筹谋许久,意图自兖州、豫州两路并发,袭取建康。唇亡齿寒,殿下还请早自为计。”

王治皱了皱眉:豫州与江陵相距不远,大军南下必然波及,确实是要“早自为计”。

郭照说了这句话之后摇头叹气,似乎是觉得自己即将惨败,终究心意难平。虽然如此,他还是强提精神打开了第三个金盒,盒子里荧光微微,却是一颗鸽子蛋大小的珍珠,下面垫着些乌糟糟的木头。这样大小的珍珠固然珍贵,但比之前两件却是等而下之,自然更没有胜算。王治唔了一声,正要叫人送来珠宝,忽地目光一凝:

“那下面垫的是什么?”

郭照笑了笑:“上禀府君,这珍珠是极阴寒的深海里采的,要是没有阴湿的物事滋养,便要逐渐干裂,一文不值。在下便找了些古墓里的木头,将它养护起来……”

王治目光闪了一闪:别看这小子说得这般轻巧,八成是干过掘坟盗墓的缺德买卖。但这不是重点……他仔细打量珍珠下的那几节朽木,徐徐开口:“不知道我能不能看一看?”

郭照有点惊愕,但当即命人将金盒送了过来。王治小心捧起,只是抬眼一扫,便觉得血在往头上涌。

“太——太史公。”他喃喃道:“这,这上面的字迹——”

那朽烂发黑的细长木条上,分明是“太史公曰”四个字!

郭照愈发惊愕,但心中也禁不住的得意——他用来养护珍珠的怎么会是一般的烂木头?这盒子里的木头也是身价不菲,但只有精擅文史的高人才能辨识。

这是极为隐晦的炫示。现在衡阳王长史居然一眼看破,他倒也颇为高兴:“府君好眼力。当年五胡南下关中残破,长安古墓皆被盗掘。这就是从汉安平侯墓里挖出来的竹筒,正是《太史公书》。”

王治闭了闭眼,几乎以为自己快要晕厥过去。但他居然撑住了,只是声音有些嘶哑:

“安平侯杨敝,娶了太史公司马迁的独女。”他嘶声道:“所以这是,这是——”

“府君所料不错。”郭照笑道:“我也找人瞧过,说看竹筒的痕迹,九成九是司马迁的亲笔。哎,可惜那一筒实在太多,我随身带的就只有这么一点……”

一语说完,大堂里陷入了怪异的沉默。王治低头凝视金盒,刘恒则抬头瞪着屏风。就连两侧的士兵都站得笔直,丝毫没有移动一丝的目光。

郭照笑了一会,脸上的表情也终于渐渐僵硬。他本能地觉得有什么不对,但却又说不上任何怪异……如此沉默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