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请求长沙王司马乂(yì),请求恢复张华的爵位,众人意见不一,很久都没有定论。
**二年(303年),惠帝下诏为张华平反,恢复张华侍中、中书监、司空、壮武郡公、广武侯县的官爵以及归还被没收的财产、印绶、符策,派使者专门吊祭。
得知他还有个庶子,派人把巧儿找到,他的爵位由这个庶子世袭,于是,张华的血脉正了八经地传续下去。
当初,江南名士陆机兄弟志气高昂,自认为是东吴的名族,刚到洛阳时,颇为轻视中原人士。直至见到张华后,陆氏兄弟深感一见如故,钦佩其德望风范,以师长的礼仪相待。
张华被杀后,陆机为他作了诔(lěi)文,又创作《咏德赋》来悼念他。
…… ……
现查到有关张华的七则轶事典故,两则很有味道,录在这里,供把玩:
《双剑化龙》:
当初吴国还未灭亡时,斗星与牛星之间常有紫气,相信道术的人都认为这是象征吴国正强大,不可征伐,只有张华不以为然。吴国平定之后,紫气更加明显。
张华听说豫章人雷焕精通谶纬天象,就邀请雷焕与他同住,避开旁人对他说,“我们一起去寻察天象,可以知道未来的吉凶。”
二人登楼仰观天象,雷焕说,“我观察很久了,斗星牛星之间,有非常不一般的气息。”
张华说,“这是什么吉祥的征兆呢?”
雷焕说,“是宝剑的精气,上贯于天。”
张华说,“你说得对。我少年时,有个相面的说,我年过六十,会位登三公,并当得到宝剑佩带。这话大概是会应验的。”
因而又问道,“剑在哪个郡?”
雷焕说,“在豫章的丰城。”
张华说,“想委屈您到丰城做官,一起暗地寻找这把剑,可以吗?”
雷焕答应了。
张华大喜,立即补任雷焕为丰城县令。
雷焕到丰城后,挖掘监狱屋基,下挖四丈多时,发现一个石匣,发出不一般的光彩,匣中有两把剑,剑上都刻有字,一名龙泉,一名太阿。
这天晚上,斗牛之间的紫气消失了。
雷焕用南昌西山北岩下的土擦拭这两把剑,发出的光芒艳丽四射。
用大盆装水,把剑放在上面,看上去光芒炫目。
雷焕派人送其中的一把剑和北岩土给张华,留一把剑自己佩用。
有人对雷焕说,“得到两把却只送一把,瞒得过张公吗”
雷焕说,“本朝将要大乱,张公也要在祸乱中遇害。此剑应当悬于徐君(徐稚)墓树之上。这是灵异之物,终究会化为他物而去,不会永远为人所佩带。”
张华认为南昌的土不如华阴赤土,于是给雷焕写信说,“详观剑文,这把剑就是干将,与它相配的莫邪,怎么没有送来?尽管二剑分离,天生神物,但终究会会合的。”
因而送给雷焕一斤华阴赤土。雷焕用华阴土擦拭宝剑,剑更加光亮。
张华被杀后,宝剑不知去向。
雷焕去世后,其子雷华任州从事,一次带剑经过延平津时,剑忽从腰间跳出落入水中,雷华让人进入水中找剑,一直找不到,只见到两条龙各长数丈,盘绕在水中,身上有花纹,寻剑的人惊惧之下离开。
一会儿水中光彩照人,波浪大作,这把剑也就消失了。
雷华叹息道,“先父化为他物的说法,张公终将会合的议论,今日算是验证了。”
…… ……
《擒获狐魅》:
据《搜神记》记载:张华任司空时,在当时燕昭王墓前有一只毛色斑驳的狐狸,活了很久,能够变化,它于是变成一名书生,想去拜见张华。
它问墓前的华表说,“凭我的才貌,能不能去会见张司空呢”
华表说,“你能言善辩,没有什么不能做的,但张公明智而博学,恐怕你难以掌握,你去必定遭到侮辱,大概就回不来了。不但要丧失你千年修炼的本体,还会连累我深受灾祸。”
狐狸不听它的话,于是拿着名帖拜见张华。
张华看他年轻才俊,肤色洁白如玉,举止神情优雅动人,十分看重他。
于是与他谈及文辞篇章,辩论考察名实关系,张华从未听过那样的言论。
接着评论前朝历史,探寻诸子百家的精义,谈论老庄学说深奥的地方,揭示风雅绝妙的义旨,总结古代圣贤之道,贯通天文地理人事,规诫各派儒学,指责各种礼法,张华总是无法应答,张口结舌。
张华于是长叹道,“天下哪有这样的少年!如果不是鬼魅,就一定是狐狸精。”
于是打扫坐榻请他留下,安排人加以防守。
狐狸说,“您应该尊重贤士,包容众人,嘉奖人才而同情弱者,怎么能忌恨别人有学问呢?墨子主张的兼爱,难道是这样的吗?”
说完,便要求告辞,张华已经派人守门,不能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