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是他自己本人用这样的嘲弄口气说出来的。
所以一下就引起了群情激奋。
“BBB大学毕业证,也是学广告的,专业排名应该比你们学校高一些,请问有资格评判吗?就三个字,很一般。[图片]”
“没出国留过学,不过也是广告系学生,这是拿过的广告奖项和证书,请问有资格评判吗?很一般。[图片]”
“三流院校毕业的失败者是我。不过姨妈是K大传播系教授,请问有资格评判吗?视频拿给她看了,她说很一般。”
“刚进AAA大学,算校友,视频拿给学广告的同学看了,他也说挺一般。人家是直男,不看恋爱综艺。”
“这是什么迷惑性发言?世界一流名校就培养出你这样的丑恶蛀虫吗?学位证不会是假的吧?”
......
说实话群体性的愤怒根本不可能完全理智且礼貌。
结果你用更不理智更不礼貌的语言去抗击一个群体的愤怒,偏偏你又不是站在真理制高点。
那么你注定要遭受变本加厉的嘲讽。
不过换一个角度思考,这件事的热度,甚至远远比不上一个流量明星非常小的一次撕逼。
从某种程度上反而对江谨言有利。
因为毕竟给他增加了知名度,相当于免费为他的广告公司做了一次宣传。
如果真的有广告意象的厂商看见他的作品并邀约的话,那完全就是转弊为利的优秀事件。
——然而。
都说了江谨言的自尊心是真的强烈。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他都沉浸在和网友的互相攻击和言论争端里。
颇有一种,这个人竟然一夜之间就从明星偶像转行变成了营销号的现实魔幻感。
说实话,傅嘉石的现实朋友们真的有些无奈:“你不是做广告的吗?怎么现在公司不开,一夜变公知了?”
确实。
一开始还只是争论争论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水平。
但到后来,渐渐开始讨论起国内外的教育制度优劣,各种思想和行为艺术,长篇大论,连篇累牍,完全从营销号变成了公知。
公司员工说实话真的很无语,好好的工作不做,跑到微博上打嘴炮,是想让公司改行做思想聚焦?
但是没有用。
他们唤不回他们老板的。
就算是资金链短缺甚至公司解散也没有用。
因为他们老板已经完全投身于和网友的骂战之中去了。
左右他勉强算是个富二代,就算自己赚不了钱,也可以啃一辈子的老。
只是说实话,就连傅嘉石的父亲都觉得难以接受,自己的儿子本来是个好好的积极地,有点虚荣心也无伤大雅的优质青年。
结果上了个恋爱综艺,女朋友谈半个月就分了,公司也不开了,整个人足不出户变成了一个猥琐宅男,这网络究竟他妈是有什么毒?
......
其实网络没毒。
只不过傅嘉石这种人,本身就非常需要崇拜感和认同感。
当大批量的人开始反驳他的时候,他就会陷入一个怪圈,认为这些人都在无脑盲目式的泄愤,只有自己是对的,他必须要说服这些脑残。
曾经他几次和江时之间的矛盾争端也是这样的。
江时懒得浪费功夫理他,网民们却很有空。
莫得办法。
至于他早分了的前女友姜问安。
最近打算辞职了。
傅嘉石在网上被人diss成是海王。
他身边的男性朋友并不会有太大的感受。
但姜问安被diss成是心机深沉的海后。
她感觉整家公司的同事,看她的眼神都不太对劲。
无论走到哪里,她都觉得背后有人在说她坏话。
这种提心吊胆的感受持续了半年,姜问安实在撑不下去了。
她可以屏蔽网络,但她怎么屏蔽现实生活中的目光?
网络遗忘的很快,今天的热搜说不定明天就忘了。
但现实生活中有了隔阂的人说不定一辈子都改变不了。
所以最后,姜问安选择了辞职。
正好国外有个工作机会,虽然算是降薪了,但只要能到一个谁都不认识自己的地方重新开始,她觉得很好。
姜问安搬离公司那天,正好是宋鹤南新电影上映的第三天。
公司楼对面就是商场,在商场吃散伙饭时,能看见影院门口的海报。
纯如山茶花的女孩子一袭白裙,眉眼弯弯,眼睛里飞出一只青鸟。
海报的设计做的很好,照片拍的十分艺术,乍一看,有种恍若隔世感。
半年前他们才在同一个屋檐下嬉笑怒骂。
如今才过了半年,就恍若两个世界。
宋鹤南在海报里,在大银幕上,在高高的电影评分里和满微博的“被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