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这就是等价交换> 031章 高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31章 高考(1 / 2)

你是否记得,高考前的那一夜,你是怎么度过的? 夏路看英文读物看到了十一点多,然后睡觉。 一觉醒来,多云转晴。 6月7日,今天是个好日子,宜押题决胜,忌丢失证件。 带齐证件,备好文具,清爽的夏装,酷炫的凉鞋,夏路来到了一中考场。 从高一入学的第一天起,高考就成为了高中生们的主旋律。 除了极少数的保送生,其他大多数高中生无一例外都要参加高考。 高考这个词汇贯穿了高中三年,这一天真正来临时,夏路竟不喜不惊,他的心比任何时候都要平静。 果然我是一名临场发挥型的选手啊……夏路的笔握在手中,他做好准备了。 早上9点,高考语文试卷发到考生手中。 按照惯例,夏路先看作文题。 今年的作文题貌似蛮常规的,给了段文字让考生解读,题目自拟写一篇文章。 前面的题目,夏路做的是得心应手。 有人在高考中正常发挥,有人发挥失常。 夏路的考试状态在高考的考场上抵达巅峰,这源于他的心境。 一个小时,夏路做完了前面的基础常识、阅读理解。 剩下的90分钟时间对夏路来说非常充裕,足够他写一篇符合高考要求的作文。 作文出题老师起手先抛出一段经典: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左传僖公廿四年》 《左传》是儒家十三经之一,高中生们都很熟悉这部经典,可谓倒背如流。 这段文字以典型的春秋笔法,用寥寥几十个字,讲述了一位人物的一生。 介之推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出题老师给出了《左传》视角的介之推典故,让考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介子推,寒食节,忠孝双全?” 夏路陷入沉思,迟迟没有动笔。 今年的高考作文,难道真的这么浅显,这么简单? 不。 阴谋。 这是个陷阱。 《左传》是最早对介之推进行记载的文献,出题老师抛出《左传》版的介之推,而非屈原版、庄子版、北宋版,必然有其深意。 被老百姓熟知的那个故事是:重耳流亡之时饿的快要挂掉了,在此生死存亡之际,介之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煮来献给重耳食用,以解主公的饥饿。后来重耳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他要重用介之推,然而介之推淡泊名利、隐居山林。晋文公放火烧山,企图逼迫介之推入世为官,结果一把火烧死了介之推母子,寒食节由此而来。 在《左传》版的介之推记载中,并未出现“割肉献主”、“葬身火海”等字眼。 “割肉献主”来自于谁的文献,夏路记不清了,反正不是《左传》。 或许是屈原、庄子对介之推的形象进行了丰富化的想象,大概类似于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 历史上的真实介之推,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文出题老师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夏路最后悔的一件事,是出售了高中历史知识。 文史不分家,语文并不是只考纯粹的语法、单纯的写作。 人在年轻的时候,或多或少会犯糊涂。 高考结束之后,一定要将历史知识补习回来。 夏路揉了揉太阳穴,眼下最紧急的任务,是重新解读《左传》中关于介之推的这寥寥几十个字。 以忠孝为题,以淡泊名利为立意,这很low啊,怕是不行……夏路此时深刻理解到,字数越少、事情越重大的含义。 如果对介之推的解读仅限于忠孝,这是对介之推的low化。 介之推所体现出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是什么? 到底是什么? 是,是……对了,我明白了,是爱国,是敬业! 是诚信和友善! 总而言之就是:士人的独立精神! 这才是出题老师的真正意图啊! 夏路恍然大悟,遂自拟作文题为《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准则》。 很标准的一篇议论文,夏路写起来得心应手。 毕竟是高考作文,稳妥第一,夏路不敢尝试小说、散文、诗歌等形式的体裁。 议论文是万金油,或许拿不到满分,但只要把握准了立意,以流畅的文笔把论点讲述清楚,也很难拿到低分。 交卷铃声响起。 夏路交卷离开考场。 对于夏路来说,语文考到130属于发挥一般,140属于正常发挥。 该写的全写了,语文能得多少分?看造化吧,应该不会很低就对了。 离开考场的途中,夏路碰到了郝甜、杨月婷、林威、赵力安等同学。 大家默默遵守一个原则,不多问考试情况,只是互相鼓劲。 下午的数学,很难。 就是那种你觉得是基础题的题目,也很难。 夏路感到了一丝慌张。 “已知正整数q不是立方数,证明:存在正实数c,使得{3√qn}+{3√q^2n}≥n^-1/2c对于任意正整数n成立。” 面对这道题目,夏路的手在发抖。 手在抖,但心不能乱。 夏路使出绝招,强行证明式子对于任意正整数n成立。 心里虚的很。 完全没有底气。 类似难度的题目共有三道,分值为36分。 如果这三道题错了,夏路的高考数学最多只能获得114分。 前面的114分,夏路比较有把握。 难就难在这三道令他心虚的题目。 心虚没关系,男人绝对不能肾虚。 夏路写满了数学试卷,他的高考数学分数,真的是要看人品了。 人品爆炸的话,也许能考到130甚至140。 人品若是很烂,估计只有110甚至一百零几分。 高考首日,夏路对自己的评价很客观:高开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