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大汉第三帝国崛起录> 066董卓进京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66董卓进京上(2 / 2)

赶紧离开洛阳,又返回了泰山郡,继续招兵买马,队伍壮大到徒众二万,骑七百,辎重五千余乘。

王匡和桥瑁两人也是一走了之。

张杨被派到并州征兵千余人,此时留在上党郡讨伐山贼。等他得知何进被害,董卓入京后又杀丁原。张杨因为自己本是丁原故吏,便兴兵作乱,攻打壶关,不克。再转而攻略周围县城,招兵买马,招募部曲数千人之多。

第一个起兵讨伐董卓的,其实就是这个张扬,只不过他的影响没那么大。

董卓进京,随后迁为司空,前后不过三日,就以袁隗故吏的身份掌控了洛阳的大部分军权。

此时,董卓与女婿李儒商议废立之事,李儒说道:“陈留王是太皇太后抚养长大的,故称“董侯”,主公是太皇太后的族人,若能立陈留王,则主公便是外戚,又如何不能做一做大将军的位置。再过两年,等天子长大成年,主公可将孙小姐嫁给天子为皇后,这个外戚就彻底做实了。明日便召集百官,谕以废立,有不从者斩之,则威权之行,正在今日。”

董卓自认为是董太皇太后的族人,也许是董卓和董太皇太后之间,确实有那么点,七拐八弯的亲戚关系,反正董卓,当时确实是以太皇太后的同族自居。

正所谓,一笔写不出两个“董”字,五百年前是一家么。不管你信不信,反正董卓信了。

董卓闻言大喜,对李儒说道:“非你之言,我实不悟。”

三十日,董卓在显阳苑设宴,请百官共议废立大事。

席间,董卓对袁绍说起废立之事。

董卓说道:“皇帝冲闇,非万乘之主。陈留王犹胜,今欲立之。人有少智,大或痴,亦知复何如,为当且尔;卿不见灵帝乎?念此令人愤毒!”

袁绍说道:“汉家君天下四百许年,恩泽深渥,兆民戴之来久。今帝虽幼冲,未有不善宣闻天下,公欲废适立庶,恐众不从公议也。”

董卓骂道:“竖子!天下事岂不决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尔谓董卓刀为不利乎!”

袁绍不甘示弱,淡淡回了一句,说道:“天下健者,岂唯董公?”

言下之意,我袁绍也是个英雄。

袁绍出身世家,什么时候都要讲究个风度,哪怕愤怒至极,也要用尊称。董卓称袁绍为竖子,袁绍依旧称董卓为董公。

王允在一旁见了,唯恐董卓一怒之下,杀了袁绍。急忙上前说道:“废立之事,不可酒后相商,另日再议。”

袁绍见了,说道:“此等大事,当与太傅商议。”

董卓说道:“都是刘家的子孙,不用再商议了。”。

袁绍也不答话,将佩刀横在当胸,冲着董卓,还有朝廷百官作了一个长揖,提着佩刀走了。

坐中大臣,无不惊愕。

董卓新至,见绍大家,故不敢害。

没人知道袁绍和袁隗商议了什么。

甚至没人知道他们究竟商议了没有。

总之,袁绍走了,他把司隶校尉的符节悬挂在上城门上,单骑出奔。

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实在是潇洒从容,尽显名士风采。但是,袁绍没带着一片云彩,却带走了司隶校尉的印绶。所以,袁绍一直表示,自己兼任司隶校尉。

随后,逄纪和许攸两人也追随袁绍而去。

曹操、袁术亦出奔。

袁绍没有回老家汝南,而是去了冀州。

很多年后,袁绍回忆起那天的情形,他上书天子,说道:“……会董卓乘虚,所图不轨。臣父兄亲从,并当大位,不惮一室之祸,苟惟宁国之义,故遂解节出奔,创谋河外。时卓方贪结外援招悦英豪,故即臣勃海,申以军号,则臣之与卓,未有纤芥之嫌。若使苟欲滑泥扬波,偷荣求利,则进可以享窃禄位,退无门户之患。然臣愚所守,志无倾夺,故遂引会英雄,兴师百万,饮马孟津,歃血漳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