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名公巨卿多出之,比如曹操在他的述志令中,一开篇就直接表示孤始举孝廉。因此,
孝廉是汉代政府官员的重要来源。
表面上看,这制度似乎挺好,通过举孝廉,在社会上造成在家为孝子,出仕做廉吏的舆论和风尚,甚至还能起到教化元元,移风易俗的社会教育作用。
不过所谓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当时的士子为了通过孝廉这一途径进入仕途,矫伪饰行,沽名钓誉,请托权贵,以获取孝廉的美名。所以才有“举秀
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的说法。
比如陈蕃任安乐太守时,郡内有一个名叫赵宣的人,父亲去世,他把父亲埋葬以后,自己住在墓道中,服丧二十多年,名声震动州郡。地方官把他推荐给陈蕃。
陈蕃与他相见,问及妻子儿女,结果他的五个儿子都是在服丧期间出生的。陈蕃大怒,遂致其罪。
又有一个叫许武的人,被推举为孝廉。他考虑到两个弟弟还未显名,为了使他们出名,同他们商议后,便召来全宗族的人,把家产分为三份,他自己的那一份皆
是肥田广宅,两个弟弟所得家产既少又差。但两个弟弟一点都不与兄长争执,宗族和乡里的人都称赞两个弟弟的谦让而责备兄长的贪鄙,结果两个弟弟被推举为孝廉
。事后,许武又召集宗族的人,向他们说明真相,并说:“我现在的产业比分家时增加了三倍,现将所有的财产全部分与两个弟弟”。于是许武的名声大振,后被调
至中央任长乐少府。
由此可见,孔夫子问道于老子还是正确的,老子很早就预见到了用仁义治国,最后只会出现一大批假仁假义的伪君子。
不过对于刘备来说,这些都不重要,这个孝廉的名额只是他拉拢地方豪强同时要他们给自己拉夫出丁的一个方法,而且也是刘备自己不知道平原究竟有什么人可
以举荐。当然最重要的是,天下大乱就在眼前,孝廉这个东西马上就不是那么值钱了。
见刘备问道府兵有多少,一直负责此事的关羽答道:“兄长放心,如今府兵已经征集了一万两千有余。”
刘备便是一喜,一万两千府兵,再加上自己的一千精兵,就是一万三千兵马,这个实力也不少了。当下便道:“如此甚好,我明日便亲自带兵去会会这个敢来刺
杀我的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