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武侠修真>跑马山传奇> 第一百七十九章(上)途经千佛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七十九章(上)途经千佛岩(2 / 3)

虽不算大,但右侧的两间屋子还设有两个包间。楼上摆放有六张酒桌,只有临窗那两张中的一张旁边坐有一位客人,这位客人便是宫达仁,这里是必经之路上最合适的位置,他待在这里是为着等一个人。从其神色看去,他也像是心情郁闷十分地不爽,此刻只见他一仰头将手中一杯酒饮下。

想到在太后面前的情形,就知自己仍然落在了那茆三的后面。看来这些年来种种努力的效果很是不佳,他不觉长长地叹出一口气来。那日大殿前的境况自是历历在目,几位自以为是的大臣争辩得颇为热闹:

“凡事皆有因,理当加以细察辨别。近期我天朝粤民激于前此大府议和之愤,万众一词牢不可破,必阻其入城一事以为快,屡请屡拒,纷纭者二十年,而大沽之失、天津之约皆成于此,由今观之,甚无谓也……”

“薛大人之言极为不妥。”有人摇头。

有人进谏道:“英人是在数十年就对印度进行掌控了,而自先王嘉庆爷时,便又先后占控了尼泊尔、哲孟雄、不丹和缅甸北部。早已对我大清的西藏山南、后藏以及阿里一带虎视眈眈了。恳请各位大人都想想看,如果咱们仍然让各国外夷以游历通商之名随意进出我大清境内,后果断难设想……”

又有一人道:“‘鄙乡卧杨之侧,有人酣睡,能否常住,尚未可知’ 当年林大人所警示到的真是一语中的啊。”

“太后明鉴……”

……

两类相左的言辞看法各不相让,面对众臣的议论太后的主意明显是难以定夺。这之后,宫达仁便被唤入内宫,当时垂首而立的他瞥见垂帘后面隐隐约约的影子,免不了心下忐忑不安,根本不知自己该如何表态,直到太后身旁的李公公开了口,他方才稳住了心神。

“太后询问,宫大人对川边密察的结果,近日有何进展?”

“老奴回禀太后,关于川边藏地一带的外夷动向,属下已基本查实,虽大多为游历但也有图谋不轨者掺杂其中。不过——”

“太后要你据实禀报。”

“不过,据老奴看来,,自内地教案屡起事端不绝之后,洋人已将传教地段西移,但我川边一带藏民本就难以信奉那洋教,尤其在巴塘等地生出事端后,那些个洋夷也就不敢轻易进藏了。依老奴推断,即便有区区几个洋夷沿着高山峡谷作所谓的游历,无论其是真是假,或是打着所谓游历探险的幌子作别的图谋,也翻不起啥大浪来。再说当地的民众无论是藏汉回人中,受其洋教蛊惑的乃是极少极少的,有当地民众的防范,便不用朝廷费心了。”

“洋人贩运火器的事查询的结果如何?”

“回禀太后,老奴因见秦文彪将军已作了部署,老奴就不便再插手。”

“嗯。”好不易亲耳聆听到太后的嗓音。

“太后问你,那打箭炉跑马山金鸭子是怎么回事?”

“这——据老奴所知,此事在洋人和当地藏民之间几乎引起一场不小的争端……”

“宫达仁向太后据实禀报。”

“据闻洋人十分看重这对金鸭子,说什么胜过了当年在圆明园所获得的十二生肖……”

“够了。”

细密的珍珠垂帘后面虽只发出不轻不重的两字,传至宫达仁的耳里却犹似一声响雷。一时镇得他从太后给赐坐的木凳上滑下地来,战战兢兢地匍匐于地,脑袋低垂莫敢仰视。

“你可知晓,据说那对金鸭子藏有不利于朝廷的什么秘密——”仍是太后的嗓音。

宫达仁心下更是一惊,揣摩道必是那茆三对太后密报了甚么,眼下是将自己所掌握的如实禀报还是——?此刻已容不得他有丝毫的犹豫,嘴里已急忙回禀道:“老奴也瞧见在那对做工十分精巧的金鸭子身上镌刻有文字,是由川边各色族人的文字组成,因其颇显蹊跷,故而老奴正抓紧征寻几个通晓之人来作通译。因眼下尚不得精准之结果就不敢向太后禀报……”

他当然还不敢将那对金鸭子目前的情形如实禀报,眼见两只金鸭子已前后弄到手中三名通司也已寻到,正要破译出那几句文字的秘密就被几个窃贼盗走一只。通过粟妹子设下的机关好不易才追回来,却又眼睁睁地瞧见被那个叫南宫的小子弄走了。依照粟妹子的部署也算不错,但没料到此刻自己却陷入了困境……这如何是好?

直到听见太后发出的嗓音叫他起来吧,又听见小李子叫他说是太后叫他平身坐下。看来太后已默认了他的禀报,这宫达仁方才镇定下来,小心翼翼地又回坐到木凳上。再说日理万机的太后也不一定会将这点小事十分放在心上,此刻的宫达仁很想抬起衣袖揩一下额头上泛出的汗珠。

“宫达仁,太后询问你所组建的内卫队可达到预期效果?”

“回禀太后——这个——这都是卑职才疏学浅没能耐,到如今也还没能做到应该做到的事。”他的身子一震,脑袋里急速地转动。

“算啦!”竟听见太后发出一声叹息,“毕竟是时过境迁,就不必寄多大的希望了,我看这些人也没几个是真正将他们的血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