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道:“你真会开玩笑,我和李虎走这一趟都是万不得已,哪里有空来三顾你!”
冯金龙道:“王长官误会了,就是等一会在餐桌上,当着两位老人的面,你请我三次,我拒绝三次,之后你再发布长官命令,我只好从命回城。”
王倩道:“明白了,进屋吧!”
李虎调侃:“老狐狸,你这一套讲究,做个山大王太屈才了!”
三人进了冯金龙岳父家。冯金龙岳父名叫李学农,是小云寨小学原校长,现已退休在家,戴着黑框眼镜,很斯文的一个老人,得知三人组王长官和李虎大侠到访,与夫人一道,拱手相迎,接入堂屋招呼席上入座。
王倩却问冯金龙:“大嫂的牌位在哪?”
冯金龙将王倩和李虎带入亡妻李翠兰房中。牌位设在后窗,用一个木制神龛裱着李翠兰的黑白照,牌位上写着:
“慈母李氏翠兰之灵位,孝子女国豪、海英供奉。”
王倩已知冯金龙的一双儿女名叫国豪和海英,这时候正在上学。
王倩双膝落跪,向着李翠兰的黑白照三叩首,说:“翠兰大嫂,你之亡故,有我姐江五的一份责任,王倩前来领罪!”
李学农见王倩如此通达情理,甚是感动,伸双手扶起王倩。王倩又从随身挂包里取出两个日记本、两支自来水钢笔和两瓶蓝墨水,交到李学农夫人手上,说:“这是留给两个孩子的一点心意!”
要知道两支钢笔是非常昂贵的礼物,整个小云寨村都没有一个使用钢笔的人,这大山里没有钢笔,当然更不会有只有钢笔才使用的蓝墨水。
冯金龙跟在老岳母身后去厨房做菜,席上先摆了酒、酒杯、南瓜籽、酸萝卜之类。李学农已经从冯金龙嘴上知道王倩是重庆国民政府高官,连蒋介石都得叫她一声王长官,中国人骨子里渗透着对权力者的推崇,李学农亦不能脱俗,极力地要推王倩坐上席位,王倩坚辞,说道:“我如同您的女儿一般,哪有女儿上座的道理!”
王倩看见李学农一听女儿二字眼睛刹那起了雾,内心里也不由暗暗责备江五:姐,你确实不应该招惹冯金龙这个有妇之夫啊!
冯金龙身上挂着围巾,把热腾腾的香辣菜一碗又一碗端上了桌来,一副亲孝膝下的架式,他在李学农的身后向王倩使了一个眼色。
众人全来入席,李学农仍然固执地不愿坐上席,说:“有政府王长官在,哪有一个小学退休校长坐上席的道理!”
这样推来让去,李虎已不耐烦,绕过桌来,一把把李学农扶到上席位上坐下,李虎力大,李学农哪里可以反抗。
席位方定,王倩赶紧盛了米饭来吃,并对李学农夫妇说:“伯父,伯母,我和李虎赶时间,先吃饭了!”李学农表示理解。
王倩很快吃好饭,很严厉地对正在和李虎走酒的冯金龙说道:“冯大哥,你家中变故,我准你七天假期,你却至今不回城去,落下的工作谁替你做,当初我请你出山,为抗日出力,你对我许下的承诺就是对国家的承诺,大嫂不去也已经去了,你岂可因私废公?”
不待冯金龙回答,李虎又接上对冯金龙说道:“老狐狸,你的作用很大,有些重大决策离开你还真不行,你现在不在城里,害得王长官老念叨一句话:这事要是有冯大哥在就好了。”
冯金龙放下酒杯,双眼垂泪,说道:“我做下错事,犯下不能回头的大错,已然心灰意冷,只愿归隐在这山中孝敬二位老人,教育一双儿女,从此双脚永绝江湖。”
李学农问王倩:“王长官,金龙他在你们那里真有这么重要吗?”
王倩点头答道:“冯大哥遇事沉稳,多有出人意表的好计谋,我的确许多时候都要向冯大哥请教。”
冯金龙插进话来:“这个问题不用再谈了,我上山前是个教师,我已打算申请去小云寨小学教书!”
李学农一拍桌子,向冯金龙骂道:“你好出息!日寇还在我们的国土上逞凶,国家正在用人,你既已在王长官手下做事,就应该无条件执行王长官的命令,王长官只允你七天假,你却对我只字不提!王长官有时候给你面子才向你请教一声,你就真把自己当成诸葛孔明,要搞出个王长官三顾茅庐来请你吗!”
冯金龙道:“我心已死,我有权力选择留在这里!”
不待李学农再怒,王倩冷冷道:“冯大哥,你从前是个土匪,你不懂得军人跟土匪有什么区别,我现在再告诉你一遍,土匪只对自己的肚子负责,军人对国家负责,你没有权力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冯金龙明白王倩现在所说的话已经不是在演戏,而是真的在指责他,心中冒出寒气,哪里还敢吊儿郎当,急忙说道:“王长官,我今日就回衡阳城!”
李学农见王倩年纪轻轻竟如此威严,很是佩服,又听王倩管冯金龙新交的女友江五叫姐,一面吩咐老伴为冯金龙准备行李,又要当王倩的面说清一件事,问冯金龙道:“上次江五来这里,你娘骂了江五,我一时气冲也说了她几句,事后我们就后悔了。我们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