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部无人敢说许世荣,反驳的人自然没有。
陈小琳十分不解,专门找了一下罗海宇。
“海宇,你是不是觉得许世荣有点奇葩。”
“是有点。他说话的方式和行为喜欢套用老美的习惯,这点接受不了。”
“你为什么不制止呢?”
“也不是不想制止,我只是觉得这样敲打一下也好。我承认美帝的确不是个好东西,人民群众深受资本家和地主老财的双层压迫和剥削,三分之二的人口还处在水深火热中,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它的管理方式的确有可取之处,是比较合理的,我们央企有很多弊端,听听这方面的意见没坏处。你说呢?”
“对是对,只是国情不同,实施的标准肯定不一样。”
“你说的对,但是你发现没有,他说的往往是国人的一些陋习,这些看起来小事一桩,但形成社会风气终究不好。”
我跟你说一件事吧。
很多年前,加拿大温哥华省高官要卖掉自己的一栋房子,一个中国台湾人来买。可能这个高官很忙,于是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接待了这个台湾人。
仅此而已。
两人就是在办公室谈了一下卖房子的事,其它什么也没干,包括请客送礼之类,这些绝对没做。
这件事被一个记者发现了。
他报纸上披露了此事,却不料轰动全国。
大家强烈要求这个高官辞职。理由是高官坐在办公室里谈私人生意,有可能影响交易结果,是对职务和公众信任的亵渎,是个贪官。结果这个公众眼里的贪官不得不被迫辞职。介绍此生意的是一个温哥华非常著名的房产经纪人,他受此事牵连,名誉扫地,执照也被吊销了。
“你说这样的事,在我们这里算不算事?”
“不算,哪个领导办公室没有老板来,大家都喜欢在办公室谈事情。”
“按此标准,有人跑到你办公室来谈私事,你算不算贪官?”
“算,我觉得我是。”
“不是你是,我们大家都是。“
”说句实话,这篇文章我是看了很多遍,感触很深。因为按照这个标准,我发现鄙人算得上一个问题比较严重的贪官了。”
“比如私事写信用纸、用墨水等,用的是公家的。公车外出,往往会顺路带自己的亲友。自己出差,坐硬座或卧铺10多个小时能到达目的地,鄙人往往会选择坐卧铺,还会编造种种借口力争坐飞机。单位里的头们考虑鄙人从小到大都没有坐过飞机,往往也会同意,如此等等,我们工作行为中会发生很多此类事,按照他们的说法,这就是贪污了,理应受到处理。你说,在我们这里会不会处理?”
“不会。”
“是的,我这种行为是不会处理的,是不会登报暴光的,也没有哪家报刊愿意登这类新闻,更别说产生轰动效应了。因为这不是新闻,李四王五麻子等也经常干这类事。至于需要鄙人进门喊报告的很多领导们干起这类事来往往更加理所当然,理直气壮。大家都这么干,大家也就认可了,也就法不责众了。报纸上是不会登这些十分乏味的东西。问题是另一半球的加拿大却把这些小事当真了,而且还轰动全国。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清廉已成为整个社会和民众的自觉行动,任何一点不洁行为都会引起民众的愤怒。”
“你要知道,清正廉洁是立国之本啊。一个国家,一个企业要想真正实现腾飞,必须从廉字做起,举国上下,真正廉洁,才能真正公平公正。”
“你能做到吗?”
“像加大拿这样的廉洁我做不到。”
“我也做不到,也没勇气做到,因为你去做话,会引起众怒,说你不配当领导,是神经病。”
“所以许世荣总想把在老美所经历好的东西搬来,我想让大家开开眼界也好。他唯一不懂的是,好的东西不是对每个人都适用,就像糖尿病人,你天天给他买糖吃,他不踹你一脚才怪。他有些东西不适合国情。”
“但不能因此全盘否定。我认为他的出发点是好的,至少没有恶意,没有害人的恶意。我相信许世荣同志不蠢,只是喝了洋水,想表现一下自己与众不同,获得升迁的机会,所以这样那样,但生活现实会教育他,让他明白做人的道理。”
“再说他就是个营销员,影响不了大局,所以我可以容忍他。”
“我们可以看看他以后的表现再作结论,行不行?”
“行,我听你的。”
陈小琳没再说什么。
许世荣正如罗海宇所说,人不傻。
看到大家对他的提议爱理不理,就不再说了。
慢慢地,他的习惯也改变了不少。
以前嘴里经常突然蹦出一二个英文单词,弄得大家哭笑不得,有时说话用的也是西式句子,听了非常不习惯。
现在,好了,不说了,很快,他跟大家的关系有了很大改善。
与许世荣相比,林亚菲的弟弟才是真正让人不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