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洒落在丛林中,树影婆娑。枝头有小鸟栖落,叽叽喳喳。
一只落了群的梅花鹿走到树下,警惕的望了望四周,觉得没有危险的气息。它才放心低头寻找食物。耳朵却时不时的轻轻摆动。
大约过了一刻钟,此时梅花鹿已经完全放下戒备,尽情的享用着美餐。一切显得静谧安详。
忽然,砰的一声,大约三十米处,一只羽箭从草丛穿出,向梅花鹿飞射而来。听到声音的梅花鹿猛然抬头,恰好躲开。羽箭擦过鹿颈,噔的一声,插入泥土。
没有丝毫犹豫,梅花鹿转身拔腿就跑,一瞬间已经飞奔出十来米。
就在这时,不知在何地沉闷的一声“砰”,接着咻的一声,又一只羽箭不知从什么地方射出,尖锐的呼啸声,如同撕裂空气一般,飞射而来。
也许是感应到身后危险的再一次袭来,梅花鹿突然调转方向,想朝着另一个方向逃跑。
噗,锋利的箭头直接插入梅花鹿的脖子,带着一股冲击力。梅花鹿中箭的瞬间直接摔倒在地,后腿抽搐摆动着。
从大约三十米处的草丛出钻出三道人影,三人走近梅花鹿,此时梅花鹿已经气绝,只有脖子中箭处还在流着鲜红的鹿血。
“看来我这技术还远远不够啊。这箭术在孟二哥面前,真是班门弄斧了。”三人中间的白衣少年笑着说道。
走来的三人正是孟虎,孟熊与萧枫。此时萧枫手里正握着一把木弓。
“萧兄弟不必气馁,你这练习的时间还不到个把月,二弟自小便与弓箭为伴,自然不能比较。”身旁魁梧的孟虎说道。
”大哥说的没错,萧兄弟的箭术进步已经很快,只要多加练习,像这样的小猎物,不成问题。”不知道孟鹰刚刚潜伏在哪里,此时已经来到几人身后。
刚刚那被躲过的第一箭是萧枫射出的,而那夺命之箭,正是潜伏在远处的孟鹰射出。而他那把长弓已经背在肩上,用麻布包着,看不出是什么材质。
距离萧枫与孟家三兄弟第一次上山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当时萧枫和孟家三兄弟花了俩天的时间去到孟卫发现萧枫的地点。对于萧枫来说,那里是一片风景优美的自然风光,但是看在眼里,一切都是显得那么的陌生。没有能想起什么,便只能和孟家三兄弟回来了。
尽管思乡情切,但是却找不到一丝回去的办法,萧枫暂时能做的,只有让自己,压抑着内心的情绪,慢慢的融入这个新世界。
在之后这一个月里,萧枫顺理成章的和兄弟三人打成一片。萧枫向孟鹰提出学习箭术,孟鹰也慷慨教授。之所以想学习射箭,是因为萧枫想着,在陌生的世界,必须要有能保命的武艺,而选择弓箭,大概是出于军人对枪这类远程武器的习惯与情节。
随着萧枫对兄弟三人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三人的性格和行事作风也很像他们的名字。
孟熊为人憨厚,力大无穷,萧枫亲眼看着他把一块掉落在路间的巨石轻轻松松搬开,脸不红,气不喘。
孟鹰为人谨慎,一手箭术出神入化,溪里的鱼,陆地的野兽,天空的飞禽,只要他出手,都是一箭毙命。而且孟鹰擅长潜伏,侦查。每每去到陌生的地方,都是由他提前探路。
孟虎为人沉稳,兄弟三人以孟虎为中心,每逢需要做出决策的时候,都是由孟虎决定。而至今为止,萧枫都还没有见识过孟虎出手。
三人给萧枫的印象,就如常年配合的战友,孟熊如钢铁巨兽般冲锋在前,孟鹰如潜伏暗处的狙击手,而孟虎,则是坐镇中央是指挥官。
虽然与孟卫见面次数不多,但是萧枫却很惊讶于他能培养出如此优秀的兄弟三人。各有特点却又能紧密合作。
萧枫在这一个月里与三兄弟一同出入与深山之中,自己又注重各项锻炼,再加上孙老的后续调养。整个人如今的精神与身体都恢复的很好。
孟鹰回收了箭羽,让孟熊提起梅花鹿后,一行四人便沿着太行岭商道向北行发。虽然今天刚出发便有收获,但如今已是深秋,正是山中动物四处觅食之际,得赶在这个时候多猎一些食物,要不入冬后,就很难有收获了。
说是商道,其实不过是走的人多了,成了一条宽约一米的山间小路。沿着这群山山脉,向北延伸,可达北宋济安。若是胆子大的,一直沿着这路走下去,过了宋界,那便可到辽夏。
有私贩盐铁者,一趟下来,耗时不过个把月,利润却是翻了几翻。不过这也是刀头舔血的买卖,一般人是不敢做的。且不说一路艰险,一来要躲避各国就对盐铁走私的缉捕,二来还要防止辽夏收货赖账。
就在这小道上,从南边缓缓有一众人行来,人数约有四十。这一行人并非同个商队,往往大家在商道遇上,遇到相识信任的,都会结伴一程,以作照应。其中既有驽马拉车,也有民夫推着独轮车。用什么交通工具,取决于商队行程和货物价值。
在这一行人的尾部有两辆马车随行。马车前方左边有一人,骑着枣红骏马,身着儒衫,腰间别剑,脸上不自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