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全能小农民> 第850章 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50章 输(1 / 2)

原题欠你的还给你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的方式

在爱情中,黛玉总没安全感,宝玉总要不断保证,“你放心。”

亲密关系每亲密一步,都在黛玉哭哭啼啼后,宝玉焦急难耐赌咒发誓后。

为什么两个人谈恋爱,却会流下好几公升的眼泪?

红楼梦提供了一个解释,黛玉是来还泪的。

宝黛关系的原型是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侍者和仙草的关系是一种养育关系。

黛玉-仙草欠了宝玉-侍者的债,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这看起来似乎是一种“恩将仇报”啊。

别人给你的是灌溉养育,让你从一根草变成一个女孩,按照儒家文化的思维模式,你应该还回去的东西是“孝顺”啊。

比如说装成个小孩子逗爸妈笑,把腿上的肉割下来给爸妈熬药喝,考个名牌大学让爸妈脸上有光,赚钱给爸妈盖一栋楼或者买个别墅,至少也要过年回家帮爸妈洗洗碗烧烧菜,让他们不要觉得晚景凄凉,死之将至。

总之,你还回去的东西,主旋律因为是喜庆的、阳光的、央视春晚的。

怎么能够还回去的是抑郁、悲哀的眼泪,而且还把眼泪流干后就一命呜呼了。这不让我白养你的吗?

实际上,林黛玉在97回,还真的说出了这句话:“老太太,你白疼我了。”张新之对此评语为:“以爱为杀,以恩为仇,始乱之,终破之,一切罪案总入此一语,而特呼老太太而责之。”

红楼梦中隐藏着那哪咤闹海似的仇恨和愤怒,广泛存在于中国人生活的各个层面,正如花儿乐队所唱,

“拿了我的给我送回来,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闪闪红星里面的记载,变成此时对白,欠了我的给我补回来,偷了我的给我交出来。你我好像划拳般恋爱,每次都是猜……”

这种愤怒而猜忌的欠债者(被养育者)—功利而内疚放债者(养育者)的配对,不但出现在明清时期的道教神魔和破落贵族半自传体现实主义中,也出现在1970年代革命电影和当代朋克摇滚歌词中,当然,它们更出现在这些文艺作品所代表的广泛的现实生活中。

这个自体-客体关系配对的形成,当然其土壤来自于现实生活中养育者的功利主义。

比如说,养育者养育对方是利用对方长大赚钱,这是经济性利用,犹还罢了,更容易让人愤怒的是其他种类的利用——

如我养育你,是为了你为我争光,让别人看得起我,让我不再自卑,

是为了让你陪伴我孤独寂寞的心灵,让我快乐,

乃至于我养你仅仅是因为我希望找到控制别人的快乐,

所以你回报我的唯一方式,就是过我想让你过的生活,读我想让你读的书,娶我想让你娶的女人,

你生活的意义就在于让我看到你的生活时觉得赏心悦目,而不是让我伤心欲绝。

这种权力利用型的养育模式,就是宝玉主要遇到的问题。

但是,黛玉遇到的问题,不是来自于宝玉提供的养育体验是功利主义的。

恰恰相反,宝玉一再意图提供非利用性、无条件的爱和养育体验给黛玉,其实这种体验正是他自己需要的,但是正因为他给出的爱太好太无条件,才会引发黛玉一次次地试探。

因为黛玉不太敢相信这是真的,就像你去对卖火柴的小女孩说,“来我家吧,你在街上会冻死的。”

卖火柴的小女孩肯定会摇头,她之所以宁愿冻死街头,而不去寻找慈善机构的帮助,就在于:

第一,她不相信有人会对她好,而不会无条件地不利用她不虐待她,因为她父亲养育她就是为了利用、虐待她;

第二,即便有人真的对她好,最终也会离她而去,让她更加痛苦。就像让一个乞丐住一个月五星级酒店,然后又抛弃他一样,这是另外一种折磨。

黛玉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都具有这种“弃儿情结”。

具有弃儿情结者,内心会这么看待我和别人的关系:

1. 别人是会抛弃我的,是不稳定的;

2. 别人是会伤害我、利用我的;

3. 别人不会关爱我,不会理解我、不会保护我,不会指引我的;

4. 我是不受别人欢迎的;

5. 我是孤立的,和别人不一样,不属于任何团体。

一个具有弃儿情结的人,会采用三大类策略来适应这个情结,分别是服从策略、回避策略和补偿策略。

服从策略的表现是:既然所有人都会伤害我背弃我,我就选择会伤害、利用、背弃我的人做伴侣吧,这样我就不会对他有希望和要求,而且这种关系我很熟悉、很适应的。

回避策略的表现是:我回避和任何人亲密,受不了就喝酒,我不要让任何人看到我的脆弱、我不要相信任何人,也不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