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来里,但队伍太过于庞杂,行进速度无比缓慢,预计还要在幕府山扎一次营,次日正午才能抵达建康,而明军拨营的消息也随着各路探马被带回了建康。
又是一天过去,对于某些人来说,这依然是一个不眠夜,陶侃便是再度站上石头城,眺望着黑暗中的幕府山,仿佛他可以看到,幕府山脚那一眼望不到边的营寨。
‘该何去何从?要不要在明王抵达前先一步投降?’
陶侃心里委实难决。
可就在这时,后方的山上传来了喧闹声和火光!
“怎么回事?”
陶侃猛的回头。
“阿翁,阿翁,哗变,哗变了!”
陶瞻慌慌张张的跑了过来。
陶侃顿如五雷轰顶,皇甫方回那迟则生变的劝说,竟一语成谶,可这时也顾不得懊恼,急问道:“为何会哗变?”
陶瞻急声道:“儿也不能确定,突然之间,各营俚僚纷纷鼓燥,好象有传言,阿翁已投降明王,将立功赎罪,率俚僚往漠北与鲜卑人作战,俚僚自然不愿,群起而闹事,有营中校尉弹压,结果被杀,因见了血,俚僚狂燥难制,于倾刻间便呈燎原之式。
现在都在传,明军明日将来,今晚是唯一的逃生机会,俚僚欲夺门而逃。”
“荒谬,老夫何曾降了明王?”
陶侃大怒,快速走到城垛的另一方,探头下望。
只见火光快速汇成了一片,数之不尽的向着城门冲来,但凡有拦阻者,立刻被杀,流言加上深夜,俚僚的凶性被彻底激发了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