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武侠修真>洪荒之诸神纪元> 第八十四章五行无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四章五行无垠(1 / 2)

虚幻的宝塔勾勒出道道神纹、神光,万万万大道神篆,在金色华光中沉浮游动,遍布在一方天宇。 宝塔绽放着辉芒,混合着满山的霞光雾霭,凝汇成点点滴滴的金色雨露,飘洒点缀在巍峨耸立的无上神山。使得神山之上,生机、生长如大海波涛,神木圣灵,纷纷涌涌。 ……… 苍离盘坐在一块神石上,身边泉水涌动,激荡起片片水雾,恍惚间朦朦胧胧。右手伸展开来,一滴滴金露,落入掌心处,又在刹那间化作细密的水雾,顺着指尖流溢。 烛龙则显化龙蛇之躯,神目晦明,若有风雨雷霆,四时变化之功。 “这位阳山之主,好大的气魄,也好大的心思…” 烛龙蛇躯蜿蜒,盘恒在一根粗大的石柱上,赤红的鳞甲,漫溢着淡红的气息,将整个石柱也染成红色了一般,淡然道。 “祂这是要以身为器,别溯一源,与吾之证道器,彻彻底底并驾齐驱,不相上下了。” “这种想法,真是妙到巅毫…” “妙到毫巅…” 苍离把玩着手掌中残存的金露,感受着那丝丝清凉气息,低声自语。 你这是…要显示自己不弱于人? 苍离心头骤然划过,这一莫名念头。 祂毕竟是衍化证道之器,与道果合之的存在。 可以说,祂,就是器道之因,器道之始。 祂,最先开启了器道的源流。 又如何,看不出,这宝塔神形的种种玄机,溢散的道理玄奥。 虽然,那尊塔状神形中最为精妙处,最为精深法。一直深深的匿藏在最为本源处,无法言之,更无从揣度毫厘。 但,有时侯,一以观之,片面而语,就可以看到、知晓许多了。 就比如,岳鉴初见苍离那证道器,便可知其‘微言大义’一般。 苍离,也在这一刻似有所悟。 ……………… 岳鉴背显三十六道神光,顶门之处亦有一道玄黄大道灵光,涌动不休,轰鸣不断。 十尊神圣法身,分立在岳鉴周围身畔,以一种玄奥轨迹,不停变换着本身的方位痕迹。 这十尊法身神圣,皆是各显神威,气息威严虽不尽相同。但是,却又互相补益,使得这股气息愈发浩大莫测。同时,祂们的上额间上,也显露出一道先天篆录之纹。 十尊法身神圣,十道先天纹录篆刻,一笔一画间,恍如渊深,身上披着浓密的清辉。 清辉浓密不散,并不断将清辉灌输入岳鉴顶门上飞腾的灵光上,似要孕育着什么惊天动地的无上存在一般。 在光辉循环往复之时,一点灵光骤然越过山巅,落入了其中一尊神圣额头间上,那道隐隐扭曲的先天篆录内。 那尊神圣金霞披身,缓缓睁开神目,轻轻的对着岳鉴道:“大兄,吾已见过了那位神道正宗了。” “并将祂们,安置在了山间一处阳泉洞内。” 神魔之道,化身之法亦不过是用一点本命灵光,即可造就一尊化身,一道法相。 化身万千,神魔之妙,不灭之根。 即是‘一’,也是‘万’。 说的便是神魔之威,神魔之能。 虽然,因为本源滞构。那一点灵光而成的化身法体,本身根源微弱,无法发挥出太大的威能神力。 但对于处理一些,无法分身他顾的事物,还是有着一些用处的。 就比如,那刚刚前去迎接苍离、烛龙的‘天甲’,就是这尊神圣,无法动用真身,无奈下分离出的一缕真灵本源,化生而来的一尊化身。 “嗯…” 岳鉴沉吟半晌后,轻声说道:“这…还是吾等失了礼数啊!” 故友远来,避而不见,难免祂们不会联想到什么。 更何况,这一门大道,毕竟是脱胎与苍离大道之内。 种种玄妙,能瞒得了别人,但却不见得能在苍离面前有所匿藏。 “诸位,大功将成,还请助吾一臂之力。” “依之,共踏大道正途。” 岳鉴正想着心事时,陡然间被一股沛然难当的雄浑之力,自头顶澎湃汹涌间,竟将祂的心神都撼动了一下,迫使祂连忙收敛了心神,沉声道。 “正该如此…” “合该如此…” 这十尊先天神圣,气息涛涛,齐声喝道。 “吾先来…” 天甲为十大神圣之首,在一众神圣中,威望智慧、神通法力亦仅次与岳鉴,自然也应当首当其冲。 一股郁郁葱葱的生机,璀璨亦而来… “吾为阴木…” 天乙目光明亮,气质虽然阴沉,依旧不失其中生机蔓延。 天地之间,无论如何高远无量的大道真法,也离不开五行生灭的奥妙。 只因,它是在这浩瀚无垠的时空寰宇间,最为基本质朴的法与理。 阴、阳、金、木、水、火、土… 万物根本,混元一切,贯穿了大千寰宇,过去、未来… 在盘古始祖那开天辟地,挥动出第一道至高的斧光开始。 清、浊、天、地,就已经化作了阴阳衍化后混沌分离的产物了。 它们,为大道,为一切之始,为最终之末… 而五行循环,生灭相克。则是天地诞生后的具象,囊括一切,八荒天地,无极无量万万万众生。 就连三千先天神圣,与道同在,也在五行循环之内超脱不得。 只因五行之道浩大无垠,虽执之者众多,但能见其真意者,却为寥寥。 其中最为佼佼者,便是如今那各执一方天地大势的五方大尊了。 各掌一行之道,为其中集大成就者。 然而,这十尊神圣,同时出世,气运相连下,执掌的大道权柄,也沾染了几分五行大道的根源。 别抒机心下,将五行划出阴阳之别。 阳金(天庚),阴金(天辛),阳木(天甲),阴木(天乙),阳火(天丙),阴火(天丁),阳水(天壬),阴水(天癸),阳土(天壬)阴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