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无限风光之万家灯火> (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8)(1 / 2)

1998年,在龙城县还发生了一件事情。就是开发桃花镇,实现老城新区同发展,扩容强县新突破。这个传闻因为桃花镇的地理位置也传了很久,到底什么时候开发,开发会给大家带来什么,绝大部分人也没有什么意识与概念。 说一点没有也不是的,农民有农民的办法。知道这地方要开发了,很多人通过各种关系把户口迁到陈集村,期望整体拆迁的时候得到补偿。有些人就千方百计找桃花镇上的未婚男女,结婚更是一个稳当的跳板。桃花镇这地方对城里人而言就是乡下,对偏远乡镇的人而言却是香饽饽。嫁到城里难度大,嫁到桃花镇才是现实的。还有一些人把自家的房屋扩了,顶楼又修了一层,或者地里栽了一些树木。目的只有一个,到时候政府多赔一点钱。 所以在1995-1999年之间,桃花镇陈集村的青年男女们很是抢手,就连一些歪瓜裂枣也有机会找到漂亮的妹子。街上的几个普通女子,居然都找了俊朗的丈夫。看来资源永远都在自我寻求最佳配置,在婚姻市场上也毫不违和。 也有很多人给于家两个儿子介绍女朋友。老二于志明倒是很好安排,没过多久就谈妥了一个女朋友。来得远,家在龙城与隔壁县交界的地方,人倒是水灵灵的。于远明还沉浸在琼瑶的梦中,不愿意这些庸俗的生活把自己套住。所以,对于于远明的个人问题,父母一直很担心。 于远明自己一点都不担心这个问题,他考虑更多的是如何脱离现在的困境,做一个干净清爽的工作。对于女朋友,他还是有自信。虽然这个自信有些盲目。 所以,王承宽和陈斌的出现是外因,真正的内因还是他渴望新的生活。 新的生活一点都不轻松,却带给于远明很多的感受。 第一个月死活开了一个单,算下来佣金只有两百多。但是这个突破让于远明看到了希望,也树立了继续努力的决心。 第二个月,桃花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于远明的保险工作也得到了很大的帮助。 就是传言很久的农转非终于实现,每家每户根据户头赔偿一个人14900元。为什么是这个数字?不知道!而且规定,16岁以下的一律没有。55岁以上的只能领取一半,剩余的一半强制性存入建设银行,每月领取少许。理由是害怕大家花完了又去找政府闹。这种做法肯定是错误的,很明显是建行与政府的一个关系业务,甚至很可能是建行某个业务负责人与政府某个工作人员的勾兑。但是农民们咕哝了几句还是照办了。为什么?缺少自我维权意识是一方面,反正是白得的钱心想也没什么好争的,而且你拿来也是存银行,而各家银行利息也差不多。 一时之间,各家银行在村里摆开阵势,宣传自己的品牌,fuwu。更有甚者,桃花镇合作基金会的奖励是存一万立即返50元。利息还比银行的高一点。眼前利益加长期收益立马吸引了大批农民,其他银行虽然看在眼里却无可奈何。利息自己说了不算,立返xianjin自己也没有这个权力,反复提醒农民自己的安全,也不起作用。农民一句话就顶回来了:人家还不是政府开的?那些工作人员都是政府的家属,关系。可能比你们还要稳当些哦! 除此以外,人们手里有钱了。当然就会释放压抑的**。 女人们约起去龙城县里最繁华的街道选衣服,黄金首饰,穿在身上,戴在手上,一个个喜气洋洋的。 男人们好像突然大方了,喝酒打牌也上了档次。赌资提高,下酒菜也多肉少蔬菜了。 还是有些家庭没有任何变化,好像没有一分钱进账。继续勤爬苦做,一分掰成两分花。 有的家庭为了这笔钱的分配闹了不少的纠纷。老的要做主,以为自己还是老天牌。子女已chengren,心里有自己的想法。 于家倒还好,各领各的钱,既不吵也不闹。 于远明的客户们,开始纷纷签单。 原因有二,从接触保险到认同到做出购买的决定到签单,本身需要时间,需要过程。这个过程上一个月已经有了。第二,包包里还需要有钱。现在每个人发了一万多,拿几百元,一千左右买保险,还是可以承受。而且本身保险最终又要返还。 这个月,可以说让于远明实实在在地高兴了一把。 过两天又在播报他的业绩,过几天又在喊他分享。 choujiang也经常有他,就是去台上参与节目,得奖的也经常是他。 但是也有一些时候不是那么愉快。 有一次把意外医疗那一栏填错了,重新来过又错了,再填才对了。 看来大意不得。 填错了保单按照正常的做法是重新填,但是客户的签名又不可能再去重新签。所以只能折中处理:要么就是用美工刀轻轻刨去墨迹,修改成正确的;或者是把新投保书蒙在旧的上面,描摹客户的签名。 还有一次,组上一个肥猫摇摇摆摆地过来看他在桌子上填单,酸酸地说:哎呀,凡是新人都很凶,一般都是前几个月签单得行。于远明抬头看他一眼,没有说话。那是一个叫何继宇的家伙,有些娘娘腔。经常是兰花指翘起,说话也是嗲声嗲气的。于远明有些讨厌他,不想和他说话。 来了万家这两个月,于远明像发现了新大陆。 第一是搞清楚了公司的结构。原来只知道保险公司。并不清楚保险公司的内部结构,人员构成。 现在知道保险公司首先是分成财产保险和人寿保险。人寿保险里面又分成团体保险和个人寿险。自己做的就是个人寿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