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长争执。
“其他人都与我一起上寨墙守卫!”
“诺!”剩下的孩子们一起大声答道。
张俊和滕玉、王蒲、窈儿等人带着十岁以下的百十名孩子,沿窈儿溪向上,躲入深山。
出发前,滕玉、王蒲都没有说什么,她们知道张胤这种安排是比较稳妥的方法,也是为了她们好。两人都是知事理的,此时都不愿给张胤添任何麻烦。
而窈儿就不一样了,抱着张胤的腰久久不去,弄得跟生离死别似的。窈儿已经十四岁了,在这个时代,这个年龄的女孩有些已经谈婚论嫁了,可是窈儿在张胤面前永远是那个娇憨的小妹。
张胤看着阿丑、窈儿她们远入山中,心中一块大石落了下来,现在,他可以放手一搏了。除非鲜卑人不来,如果来了,必然让他们好看。张胤的身体正值青春,闯劲儿很足,甚至在他的内心之中隐约有一丝盼望鲜卑人进攻山庄的念头。
张胤看了看身后的张雄、敖山等人,挥手道:“我们走。”
直到将近正午,都没有鲜卑人来到黍谷山庄附近。其实想想也不奇怪,渔阳城外,鲍丘水两旁都是丰腴良田,村镇众多,鲜卑人劫掠这些村镇都嫌人手不够,哪会有人愿意到这山中,劫掠上庄这样没有多少油水的小村小寨。黍谷山庄倒是条肥鱼,可是鲜卑人根本就不一定知道。大家肚子都咕咕在叫,张胤让人做了面饼和热汤送到寨墙上,和少年们一起吃了。
“也许,运气好的话,可以躲过这一劫也说不定……”张胤擦了擦手中的环首刀,将其系在腰间,拿起弓拉了个满月。如今张胤使用的弓已今非昔比,拉力已经超过了三石,三百六十多斤,这可不是一般十六岁少年能够做到的。
张胤感觉自己胸中豪情澎湃,有一种渴求战斗的欲望。“年轻的身体就是好啊!”他情不自禁地想。
日头将将偏西时,张山和几名随从从窈儿潭大坝的山脚下现出身影,几人都骑着马,一脸焦急。
张雄一眼瞧见,转身来到张胤身边,报告道:“主人,去山下查看消息的人回来了,看样子像是有情况。”
张胤正拄着弓,靠在女墙上闭目养神,听到张雄的话猛地睁开眼睛,命令道:“让大家戒备。”
不一会儿,张山进了山庄,快步上到寨墙上,“扑通”一下跪倒在地,急道:“小主人,有一伙胡人向咱们山庄来了,估计三五里路就能到上庄,请小主人赶快想个办法。”说完不住喘气,一上午几次进出山刺探情况,精神又高度紧张,这会儿有些乏力,跪在地上没起得来,倒不是有多惊慌,主要是累的。
上庄村离黍谷山庄不过两里多的路,也就是说鲜卑人离山庄只有五六里山路,如果鲜卑人行进迅速的话,用不了一刻钟就能杀到寨墙下。即使鲜卑人半路上去祸害一下空的上庄村,估计也耽误不了多少时间。
“有多少人?”张胤面无表情地问道。
“足有百人。”张山喘着气回答道。
“不出所料,鲜卑人是以百人队的规模在扫荡村庄……”张胤一边搀起张山,一边琢磨,“山庄中的护卫也就二十多人,随阿丑去了一半,剩下的加上张山也不过十几人。这些孩子们人数到多,也勉强能拉得弓使得竹矛,可毕竟是年纪太小了,又没见过血,一旦交起手来,难保不会慌乱,即使能幸运地击退鲜卑人,伤亡也不会小了。还能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张胤摩挲着手中的弓,目光越过女墙,怔怔出神。周边张雄、张鄂、敖山、岳青、王意、沈烈等人围在张胤身边,紧张地看着他。
“弓箭!我怎么忘了胡人的骑射,险些坏了大事。”张胤忽然想起一事,有些焦急起来。张雄等人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张胤想起的是“骑射”,游牧民族的看家本领。他刚才摸到自己的弓,忽然意识到,他们这样站在山庄墙上抵御鲜卑人的攻击近乎于送死。
少年们和鲜卑人的射箭之技,天差地远,不可同日而语。虽然有女墙遮挡,但与渔阳城墙相比,这黍谷山庄的寨墙实在是太矮了,不过两丈多高,凭鲜卑人的射箭功夫,很容易就能射中少年们,如此一来,大规模的伤亡不可避免,如果超出少年们的心理极限,就会出现怯战、恐惧,甚至溃散,山庄也不免遭殃。
沉吟半晌,张胤脑中突然灵光一现:“或许这个法子能用?不管了,就赌这一次。”
“张山、张鄂!”张胤开始布置任务。
“在!”
“你父子二人,带领庄中护卫持弓箭,孩子中擅射之人,也都给你,埋伏在东西跨院的房顶之上,不得发出任何动静,听到我的命令后再射击。现在就去准备,快!”张胤急促的吩咐道。
“诺!”张山听了,也不询问,马上召集护卫和能射箭的少年,去屋顶上埋伏。
“岳青、王意、沈烈!”
“在!”
“你三人各带一组人,将庄中的马匹尽数赶往窈儿潭上游野桃林中,隐藏以来。记住,山庄中杀声一起,你们就将马从山庄大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