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元末小明王> 第二十二章 大都免费旅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二章 大都免费旅游(2 / 2)

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城内的公共街道两侧,有各种各样的商店和货滩。”“凡世界上最为稀奇珍贵的东西,都能在这座城市找到,特别是印度的商品,如宝石、珍珠、药材和香料。契丹备省和帝国其它各省,凡有贵重值钱的东西都运到这里,供应那些被这个国家吸引,而在朝廷附近居住的大批群众的需要。这里出售的商品数量,比其它任何地方都多。根据登记表明,用马车和驮马载运生丝到京城的,每日不下一千辆次。”

大都城内各种专门的集市有三十多处,主要市场分布在三处,一处是城市中心的钟、鼓楼及积水潭北岸的斜街一带,一处是城市西南部顺承门内的羊角市,另一处是城市东南部的枢密院角市。

元人熊梦祥《析律志》记载:“钟楼之制,雄敞高明,与鼓楼相望。本朝富庶殷实,莫盛于此。”“齐政楼(鼓楼),都城之丽谯也……此楼正居都城之中,楼下三门。楼之东南转角街市,俱是针铺,西斜街临海子,率多歌台酒馆。”“楼之左右,俱有果木、饼面、柴炭、器用之属。”钟、鼓楼市场分布有段子(绸缎)市、皮帽市、珠子市、靴市、铁器市、鹅鸭市,米市、面市等。尤其是钟楼前沙剌市,“一巷皆卖金银、珍珠、宝贝”。“沙刺”义为珊瑚。羊角市相当于今西四一带,为大都城西部的商业中心。这里有米市、面市、羊市、马市、牛市、骆驼市、驴骡市等集市。枢密院角市相当于今东四南灯市口大街,为大都城东部的商业中心。“角市”所在的“角头”,系指“东南西北人烟凑集之处”的市场所在地。

此外,在十市口(相当于今东四)有杂货市,北有“柴草市,此地若集市,近年俱于此街西为贸易所”。附近还有车市。在顺承门一带有草市、柴炭市、果市、穷汉市,文明门一带有草市、猪市、鱼市、其他各门一带也有草市。在丽正门内的中书省前有省东市,因此处为统治机关集中之地,又设有文籍市和纸札市,带有浓厚的文化市场性质。

在齐化门外的东岳庙一带,因香火兴隆及“江南直沽海道来自通州者,多于城外居住,趋之者如归。又遭运岁储,多所交易,居民殷实”,市场得到发展。东岳庙也是北京城记载最早的庙会市场。至三月时,庙会兴盛,“道涂买卖,诸般花果、饼食、酒饭、香纸填塞街道,一盛会也”。

老头扯着张昭铭,带着从大都城中富豪家里顺出来的金银珠宝,在大都城中逛得不亦乐乎。老头虽然年纪不小了,却是爱玩爱闹,像是个孩子一样,而张昭铭则是第一次见识到古代的大都市,十分的好奇,也是左看一眼,右看一眼,总是感觉两只眼睛不够用,同时在心中跟现在的大都市作比较,诚然,古代的都市,就算是再繁华,也是不能跟现在比较的,据史料记载,元代大都的人口大概有五十万左右,但是到了元末,可能没有这个数量了,其实大都还是远远不及宋代的,因为在宋代的时候,都城曾经有上百万人,这是一个很惊人的数目了,而元代北方除了大都之外,没有一个城市人口超过十万,难怪汉人对蒙人又恨又怕,因为汉人被杀的实在是太多了。

走了一会儿,也只是一个新鲜劲,张昭铭也就感觉没什么了,至少不会像很多初次来大都的人一样被惊呆,其实没啥了不起的。

“哎?你看前面是什么?”老头突然叫道,张昭铭顺着老头手指的方向看去,不由得吓了一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