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儿桥位于高山河一处极狭窄处,高山河并不算多宽多急,以前燕儿桥不叫燕儿桥,是一条铁链架起来的吊桥。知府文公汉新官上任三把火,为方便华坪军民通行方便,拆掉了以前的吊桥,主持修建了这座石拱桥作为向皇上六十大寿的献礼工程。由于石桥两拱两连,中间有一个桥墩,看起来就像飞翔的燕子似的,所以得名燕儿桥。
刘正堂眼珠子靠近柜子上的小孔好一会了,他打算以最快的速度将柜子搞翻,然后从燕儿桥跳河。这跳河逃生的招数他是专门训练过的,这是麻子他们前哨营的必修课之一,现在最大的难点是从柜子里出去时间太长,四周兵士太多。
刘正堂知道此时很关键,三下两下就将身上的衣服扒光,做好随时跳河的准备,手里只拿了把最心爱的小刀“狼牙”。
“大----赵---威---武,吾---皇---万---岁”
“大----赵---威---武,吾---皇---万---岁”
“大----赵---威---武,吾---皇---万---岁”
一百华坪边军士兵踏着整齐的步伐向河对岸走去,军列整齐、步调一致。刘正堂不得不佩服自己这位大哥治军有方,平时军队虽有阵列演练,可不会走出如此整齐的步伐,也喊不出这样讨巧的口号,这次大胜后如果皇帝检阅一番必定龙颜大悦。
河对岸的督军大人也不由得伸手摸摸自己光洁的下巴,点头赞许,有这样的队伍守住华坪并非没有可能。当然督军大人并不知道华坪军以经取得了近百年对草原蛮子最大的一场胜利。
“大----赵---威---武,吾---皇---万---岁”
“大----赵---威---武,吾---皇---万---岁”
刘正堂觉得桥面有些晃动,这是最后一次机会了,成不成在此一举。刘正堂用力的去推柜子顶盖,还没来得打开刘正堂就觉得好像失去重心一样用不上力,同时还有惊呼声传入耳朵里,紧接着身子一软就像从楼上跳到土里一样。
柜子拍在水面上,顿时四分五裂,刘正堂就像石头一样向河底沉去。
“哈…咕…咕”刘正堂刚要放声大笑,却是忘记要还在水里,给连呛两口冰冷的河水。
刘正堂急忙向下游潜去,一口气潜出七八丈远才冒出头来换了口气,快速向下游划去。
“唰,唰,唰”一连串的水花在身体周围泛起,刘正堂扭头一看顿时亡魂大冒,这么多的箭,吓得他赶忙一缩头再次潜进水里向下游潜去。
刘正堂潜了差不多小两里的距离才爬上岸,这水太冷他不得不上岸了,继续在水里泡着不用人追自己都会被淹死或冻死。
刘正堂贪婪的吸猛吸了几口气,撒腿继续向下游跑去。突然他觉得自己被什么野兽盯上一样,身子猛的向前一扑,才发现一枝长箭扎进前方芦苇从里。
“有神箭手!这是九石强弓射出来的铁木箭。”刘正堂猫着腰向羽箭没入的地方窜去。结果冲进芦苇丛一看,吓得他汗毛都竖了起来,只见一个身穿道袍的干瘦老头坐在地上,双目紧闭,显然已经死了一阵了。刘正堂蹲在芦苇从中一边喘气一边比划,觉得老头还算有一定宽度,倒是可以挡住后背要害,至于腿脚此时已经顾不上了。
刘正堂将尸体往背上一扛,撒腿就向下游冲去。尸体还没完全僵硬,刘正堂可以很轻松的让老头两只手耷拉在自己胸前,从而不会过多影响自己奔跑时手臂的自然摆动。
苍蝇步虽好,但是追赶的人不少,不像上次在城门就几个卫兵象征性的放箭,更没有看热闹的百姓。这些可全是能打仗的兵,而且明显追兵中有一个箭术高手。
“快,在前方,还背着个人”一个眼尖的军士看见芦苇荡左前方出现一条左右快速移动的涟漪,哪还不知有人在跑。定睛一看,果见一个只穿了条裤衩的大汉,背着一个瘦小的身影向前猛冲。
旁边一伍长模样军士张弓搭箭,箭头直指前方人影头部,结果还不等他松弦,人影一晃又到了另外一边。伍长手握长弓,箭头随着前方人影晃动而轻微的调整着方向,引而不发。
良久,伍长放低长弓,将铁木箭从弓弦上摘下来说道:“这家伙步伐颇为神奇,左右闪躲均无规律可循,无法锁定。”
“还是直接追上去吧!”另一大汉说了一声后,大声下令道:“暂停放箭,全力追击!”
“全力追击!”一行十余人得大声回应口令,纷纷收起弓箭,手持短刀,全力向前追击,速度明显比边走边放箭快了许多。
刘正堂一听身后的吼叫声,哪敢怠慢,深吸一口气再次加快速度向前冲去。
望着前方四五里远处的山林,刘正堂心里燃起了希望,只要跑进小山就有机会,树林里高大茂盛的树木就是自己活命的机会。他什么都不怕,就怕背后那神箭手,只要一箭射中自己,就再无脱身机会。
刘正堂已经忘记了背上还背了个人,左一脚右一脚不停的踩在相对更硬一些的土块上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