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孟冲等因“绿倪事件”被赶出了皇宫,充军的充军流放的流放;司礼监最有权势的位置出现了空缺。作为最有希望出任掌印太监之位的当属御马监掌印太监的冯保。当然,这“绿倪事件”本身就是冯保挑起的,他也是想借文官势力扳倒陈洪;而让自己重回司礼监!虽然冯保也如愿以偿的回到了司礼监并出任司礼监秉笔太监一职并提督东厂。但却不想不知从什么地方冒出个枉正以内官监出任了司礼监掌印太监一职!
不仅冯保没有想到,就连内阁的人也没有想到;一个负责采买建造的太监居然摇身一变成了这内宫十二监之首的司礼监的掌印太监!一步登天的枉正也知道自己因何得以出任这司礼监的掌印之职。几次太原之行不仅在张朝那里等到了不少好处,还令他在皇帝和后宫各位妃嫔之间增加了人气;让自己有了接触朱载垕的机会。加之冯保在朱载垕心里本身就不讨喜;不然,这司礼监掌印的位置早已是他冯保的了!
作为嘉靖朝司礼监的老人,从朱载垕登基他便已经有资格在司礼监任职;奈何朱载垕不太喜欢他。加之高拱因感激陈洪,向朱载垕推荐了陈洪以御用监掌印出任司礼监掌印;作为陈洪好友的孟冲也从御膳监转身来到司礼监出任秉笔太监。司礼监最重要的两个职位因高拱与自己失之交臂,也因为这样冯保对这高拱可谓是恨之入骨!他本想借“绿倪事件”一举扳倒高拱,奈何高拱在朝中的势力远不是自己可以比拟的。但对冯保来说现在的一切也算是自己的胜利,不仅出任司礼监秉笔一职,还兼任了东厂提督;如此以后网罗高拱的罪责也算是有了新的途径!
高拱对于冯保出任司礼监秉笔也是心存忌虑的;也在第一时间给朱载垕谏言想阻止冯保;没有想到这次朱载垕没有听从自己的建议,还让冯保提督东厂。朱载垕这一态度的专病令高拱感到更加莫名和恐慌。他哪里得知此时的朱载垕早已从内心发生的转变!
自从听闻张朝对自己的那番言论之后,朱载垕也觉得文官集团太过强大;强大到都可以左右自己的决定。当初自己新登大宝想巡视九边你们不让,后来自己想给后宫的妃嫔们置办几件像样的首饰你们不让。这次居然过分到管起朕的私生活了,是可忍孰不可忍;即便是朕在怎么不喜欢这冯保也要让来与你们死磕。毕竟这冯保也算是嘉靖朝的老人,能在夏言、严嵩、徐阶等人的斗争中走过了也算是有点能耐的人。冯保对高拱的私怨,在这朝堂之上也算是公开的秘密,就让他去与你们死斗吧!
至于为何朱载垕不让冯保直接出任司礼监掌印太监一职,朱载垕也有他的考量。因为高拱不止一次给朱载垕谏言,要收司礼监之权还于内阁;如此文官集团将更加壮大,到时就不是一个司礼监可以制衡得了的了!让枉正出任司礼监掌印之职可以缓和高拱对司礼监的敌意,而让他在面对文官集团压力少一些!
另一边,张朝也开始了他的建设报刊出版社的计划。回到家的张朝第一时间给邓经去信,让他准备一下将太原出版社那一套东西整理打包即可进京!当然也给黄靖去信,让他在生产几台油墨印刷机。
而刚刚写完书信,张晋来到书房:“王爷,刚刚收到龙大人写给王爷的书信!”
张朝一边将书信整理装入信封之中,转手交给张晋并从张晋的手中接过龙天给自己的书信,道:“立即将这封书信送往太原交给邓经。”说完撕开龙天写给自己书信。
看罢张朝冷哼一句:“终于肯将人给我送回来了。”说完,张朝叫住了准备离去的张晋道:“张晋,你先等我一会儿;等我将给龙天的书信写好。你一并送走!”
看罢张朝写给自己的书信,龙天叫来了自己的近卫齐鑫询问道:“之前,顺义王俺答遣使恰台吉、打儿汉执赵全余党赵宗山、穆教清、张永保、孙大臣及白莲教徒李孟阳等人现在何处?”
齐鑫答道:“这些现在都被收押在监牢之中,由专人看押着!不知大人怎么想起来询问这事呢?”
龙天道:“王爷刚刚来信让我对这些人展开审查,希望从他们口中多多了解俺答部的情报;以供以后对俺答部开展工作。”
对于赵全等人的死,张朝一直耿耿于怀。当然,这不是对赵全等人的同情;而是,对赵全等人身上的情报价值没有深度挖掘而感到可惜!在张朝看来对赵全这类汉奸,即便是凌迟也不足以消除他心中的恨!如今,又有这么一个机会出现在张朝面前;那自当好好珍惜。
因此在张朝收到关于俺答遣使将赵全残党送还的书信,令张朝可谓是喜出望外。第一时间就给龙天书信一封,让他先不必将此事上报朝廷。待细细审查之后,榨干他们身上的情报在将这些人押送进京交给朝廷处理!
得知俺答遣使将赵全余党遣送回大明,朝廷自当对俺答的忠心提出褒奖和肯定。朱载垕降旨赏赐俺答一些金银和布匹;以此来表彰俺答对大明朝廷的忠心。至于,赵宗山、穆教清、张永保、孙大臣等人也受到他们应有的惩罚;被削首传至九边借此来彰显大明的国威,当然更多是借此威慑边民和官员。
张朝也得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