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新明一五六七> 第165章 布局(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5章 布局(五)(2 / 2)

引﹐便于更多地获利。因这种形式的屯田是由商人经营的﹐故又称商屯。”

张朝一边听着龙天之言,一边在心中细细想着这商屯究竟是一种什么制度;待龙天说完,张朝点了点头:“让商人出钱出力将内地之粮,运至九边,以换取政府颁发的贩盐凭证;而凭盐证购盐以获利。这样及解决了边疆的粮食运输问题,又促进了边疆的经济发展;此策可行也!”

“开中法虽然不失是解决屯兵戍边的一项好策!但时过境迁,此法已不再是高皇帝时之策。”

听闻鲍崇德之言,张朝转眼看着他询问道:“不知崇德之言中开法又是什么呢?”

见张朝一脸困惑地看着自己,鲍崇德道:“开中法就是龙大人口中之言商屯也!开中法是朝廷颁布的法令;而商屯只是开中法的具体表现而已!开中法大致分为报中、守支、市易三步。报中是盐商按照朝廷的招商榜文所要求的,把粮食运到指定的边防地区粮仓,向政府换取盐引;守支是盐商换取盐引后,凭盐引到指定的盐场守候支盐;市易是盐商把得到的盐运到指定的地区销售。盐商们因为长途运输粮食的耗费巨大,就在各边雇佣劳动力开垦田地,生产粮食,就地入仓换取盐引,便于更多地获利。因这种形式的屯田是由商人经营的,故又称商屯。”

听完鲍崇德之言,张朝总算是搞清楚了什么是‘商屯’。但他心中不免生出疑惑询问道:“怎么我在查阅资料中并未见什么开中法和商屯之策呢?”

鲍崇德解释道:“开中法至成化年间便已经停止施行了,而转令盐商于户部、运司纳粮换取盐引。”

听闻鲍崇德之言,张朝虽然是第一次听闻这“商屯”和“开中法”;一脸困惑地看着鲍崇德道:“我虽不知这其中的深理,但以我之见;这开中法对加强边疆建设促进边疆经济繁荣还不失为一上策;怎么就给废除了呢?”

见张朝询问,鲍崇德有些不知当言还是不说;张朝见鲍崇德似乎有所顾忌;笑颜道:“今日之言,就在座的诸位知晓!我呢!不希望有其他人知晓此事!”

见张朝如此说道,众人不约而同地看了张朝一眼,又转眼看着鲍崇德。

鲍崇德见张朝如此说道,也不好在藏着掖着了;只好将这开中法被废的原因给张朝及众人说明这其中的原委。

当时,随着统治阶级的日益腐败,皇室、宦官、贵族、官僚们见持有盐引有利可图,纷纷奏讨盐引,转卖于盐商,从中牟利。这一现象被称为“占窝”。这种现象愈演愈烈,破坏了开中制度,也严重影响了大明政府的财政收入,改革盐法以弥补国家的财政收入已势在必行。

孝宗弘治时,户部尚书叶淇,改旧制为商人以银代米,交纳于运司,解至太仓,再分给各边,每引盐输银三四钱不等,致太仓银多至百余万,国家的财政收入骤增;而开中法也因此被废!

张朝一边听着鲍崇德之言,一边在心中盘算这开中法的利弊。对于利与弊龙天与鲍崇德之言已经说得很是清楚。对于自己来说这开中法只要运用得当是利大于弊的,但对于当下的明朝廷则未见得是什么好事。不过话又说回来,盐这东西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大事;不是,自己可以轻易去触碰得起的东西!

但此时的张朝心中却笑了,有了开中法的启示;一张促进边疆与内地经济融合繁荣的计划在张朝脑海中展开了!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