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的盟军出现在俺答的身后;他还会如此大胆将他的全部家当投入这场对我大明的战争吗?我想现在俺答的王城恐早已被兀良哈给端了吧!”
一直没有说话的张居正听完各位“前辈”的论述,起身言道:“想当年,汉武帝为什么要派张骞出使西域;就是为了将西域各国拉入打击匈奴的序列之中来。按晋王的话来说,那就是在匈奴的背后按上一把刀子。这样,不仅可以减轻汉朝在与匈奴战争的正面压力;还能,使匈奴在对汉朝的战争不得不时刻提防着自己的侧翼和后方会不会被西域诸国偷袭!”
张居正的话虽然没有明说他支持张朝的这一策略;但,只要稍有点头脑的人都听得出张居正此话的意思;更何况坐在这里的人都是帝国的人精!他们当然明白张居正此话的意思了!
张居正接着言道:“正如陈大人之言,如果我们能将兀良哈拉入我大明的一边;那对整个鞑靼都将是致命的打击。那些长期遭受像俺答、土蛮这样的大部族打压的小部族势必会效仿兀良哈这样加入我们的阵营以求庇护!到时,势必造成整个鞑靼部的分崩离析;这对于我们大明来说是最想看到的局面!到时,也许就能解决我大明百年的边患问题!”
高拱点了点头道:“话虽如此!但做起来可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张居正道:“晋王在奏折已经写得很明了了!他已经下令停止对兀良哈部的追击了;只要,兀良哈不做出格之事;晋王是不会下令对他的打击的!而经过太原一战,兀良哈的实力现在已经远不如太原的守军了。而当下,兀良哈已经被逼到天门关;往西等待他将是镇西卫的大军,往北等待他的将是我边境的大军;往南,那他就只有死路一条了!往东将等待他的将是正在寻找他的太原城的守军;我猜想他现在是没有实力在和太原的守军再战了。不然,他就不会跑了!对于,这样一个基本陷入死地兀良哈;他还能做什么呢?现在,关键是晋王与他的谈判到底能给他些什么条件而让他放弃抵抗,回到漠北!”
张居正说出了最关键的东西,也是内阁的阁僚们对张朝的这个有着战略意义提议久议不决的一点。在,像李春芳、陈以勤甚至高拱的心中都不愿意去提这个问题;最主要是因为这有点当年仇鸾因俺答入侵而给俺答钱财而使俺答去往其他地方劫掠;差点造成第二次北京保卫战!
往事历历在目,血教训不可不防呀!作为事件的亲身经历者,这不可谓不后怕。
张居正见几人都不语了,明白自己刚刚说出了整个事情的关键,也是眼前这几位大臣们不想面对的问题;他也不知道张朝为这件事会给兀良哈什么样条件!但以现在兀良哈的情况,想来晋王也不会给他什么太好的条件!
高拱见张居正说到了问题的关键,起身道:“虽然当下的关于兀良哈的情况叔大都做了较为详尽的分析,而晋王也在其奏折说的十分明白;按晋王的意思是与兀良哈结为盟友;而不是像当年仇鸾那样以钱财是贼,是贼绕道或者退兵!这才是现在的问题与当年仇鸾已及今天张刚等人的本质区别!”
“按晋王的设想,是想让兀良哈臣服于我们大明;而让他作为我大明在鞑靼中盟友,作为我大明打入俺答身后的一柄刀子。让俺答不敢在如此放纵!这可谓是我大明在土木堡事件后少有的对北方的大动作呀!我认为可以一试;但一切还都得交有皇上圣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