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新明一五六七> 第83章 高拱归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3章 高拱归来(2 / 3)

朱载垕见张朝没有说话,笑道:“去吧!这样,我加封你为西北经略使;带朕巡视西北。”

张朝一听,看来这下是推脱不了了;只好笑道:“谢谢父皇的恩典,儿臣定不负父皇的之恩。”

张朝与朱载垕吃了晚饭,给朱载垕讲了讲一些新奇的事情;这才离去。张朝一边走,一边思索着:“嘿!他这是要做什么呢?为什么一定要我去山西呢?晋王嘛,晋,山西吧!不会吧!这就给我封地了。但为什么又有给我一个西北经略使当呢?这是什么官呀!经略使,哦!袁崇焕,也当过辽东经略使;这个官大。可,这是为什么呢?”

就在张朝离京之时,一个人正风尘扑扑的赶往京城。此人,就是朱载垕的老师——高拱。对高拱的回来,朱载垕心情十分高兴。

几天之后,紫禁城乾清宫;朱载垕接见高拱笑道:“老师,这一年过得可好。”

老泪纵横的高拱,抹着自己眼角的泪水;道:“多谢圣上挂念,微臣过得还行。不知皇上过得可好!”

朱载垕笑道:“老师,你是知道的。那一般言官,一天没事也要找事。让人头痛呀!朕,好不容易才找回晋王;这一班言官却逼着朕将晋王给送出了京城。哎!还是不说了。”

高拱回来了,但人毕竟走了一年了;原来在内阁排老四的高拱此时只能甩尾巴了。要知道,规矩是大于一切的。朝廷的规矩是要论资排辈的,就算你是皇帝的老师也不能坏了规矩的;也不能插队呀!但朱载垕也有自己的办法,为了让高拱能快速的掌握实权;来帮自己。他想了一个小小的手段,这小小的手段成就了高拱也减轻了自己的压力。

在让高拱重回内阁时,朱载垕还让他去兼职。

兼职也要有方法,兼一个没有实权的职,这也不行。朱载垕让自己的老师兼了职吏部尚书之职。要知道这样的任命是不一般的,根据历朝历代的惯例,为了保证皇权,内阁大学士是不能兼职吏部尚书的。吏部是什么?专管官员任命的部门,是六部中权利最大的部门,假如将官员任命和政务处理的权利都交给一个人,如果出事,那一定就不是小事了。

但对于高拱,朱载垕是十分了解和信任的。你与我什么关系呀?是在一起同甘共苦,是铁哥们呀!我相信你,我还会相信谁呢?高老师。

高拱大权在握,是他做决定时候了。为了得到内阁首辅之位,为了实现自己的报国的理想,这就要干掉挡路的“芝兰”们。而他的名单上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

这下,好了。那一群一天大事不做的,一天就知道瞎琢磨的言官们终于感到自己的黑色星期天来了。

高拱不是朱载垕,而是一个“小人”。说要整你,就要整你;而且,一定要整得你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高拱明白这一点,因为自己就经历过;这一点他可不想重复。

于是,在高拱回来短短的一个月时间;二十多名言官们不是下课了,就是被外放了。反正就是当年参过高拱的人,基本上是难逃的。

但有一个人却躲过了。为什么呢?这位就是胡应嘉,他怎么呢?这位可能是有未卜先知的本领吧!在高拱要对自己下手的前几天,他撒手人寰了——死了。

高拱见胡应嘉死了,他又开始惦记上了另一位;为了对付这位传言中的“骂神”,高拱还特意去补了补课,找了找资料;还纠结起几个小弟准备与这位高手过上几招。可见,这位欧阳一敬不是一般人;也难怪世人会赐给他“骂神”的称号!

但就在高拱做好准备时,一个消息传来;欧阳一敬辞职了。欧阳一敬的辞职让高拱或多或少感到有些遗憾。

言官们完了,高拱接下来准备借着这大好的形式,去对付下一位。和那些只会没事找事,骂骂人的言官们,这一位才是真正的对手,真正的威胁。

就在高拱回到内阁时,他惊奇的发现自己现在在内阁只能去押尾了。而多出来的那一位仁兄就是排在自己前面的第四的赵贞吉。而前面的三位就是首辅李春芳,次辅陈以勤和排在第三的张居正;而这位赵贞吉是自己辞官之后新补进内阁的!而对于这位赵兄,高拱还是比较了解的。

嘉靖朝时,俺答逼迫京师,叫人送来言辞不敬的书信,要求明朝进贡,当时群臣一片慌乱,没有了主意。

赵贞吉奋袖大言道:“城下之盟,《春秋》耻之。既许贡则必入城,倘要索无已,奈何?”徐阶问他,那你说怎么办呢?他条理清晰的为嘉靖帝分析了当前的形势,提出了一系列合理的应急举措,使得嘉靖帝的心神稍微安定下来,认为赵贞吉言之有理。

赵贞吉不单在关键时刻能镇定自若,且在权贵面前毫无忌惮,从不为那五斗米而哈腰。当时刚刚被提升为左谕德兼监察御史的赵贞吉去见严嵩,严嵩推辞而不见,赵贞吉勃然大怒,于是站在严嵩家门口大骂守门的侍卫,后来六部堂官之一的赵文华来见严嵩,赵贞吉还在门口大骂,完全不给首辅丝毫的面子。

当然,赵贞吉也因此得罪严嵩,致使仕途坎坷,一度被皇帝认为“漫无区画”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