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问题。在这样一个周而复试的过程之后,相信你会明白更多道理。开创自己新的学术体系的。”
黄靖虽然没完全明白张朝的话,但就是张朝的这几话改变了他的一生。
“你们在说什么呢?快上船吧!”张朝抬头看了看道:“走吧!上船吧!”说完,和黄靖上了一条不大的船。
众人见张朝上船,都起身行礼。张朝笑着,还礼道:“你们这是怎么了,都坐下吧!”
龙天道:“这次,要不是你。我们又怎么能又一个公平的乡试呢!说不定,我们有人就会从此消退在这科举之路。”
邓经道:“是呀!你对我们可以说是又再造之恩。”
张朝一听,邓经这话吓了一跳;连忙起身笑道:“你们就此打住,越说越远了!如果,再这么说下去我可就不高兴了。我们还都坐下吧!刚刚见湖中游船来往,我心生一上联不知你们有谁能对一下联。”
古风放下茶杯道:“我们都知道子暮是对对子的高手。上次在月兮楼可是独占鳌头,得以一睹莺燕姑娘芳容!令我等是羡慕不已呀!今日我们又怎可与你相比呢?”
张朝笑着摆了摆手,道:“你这话说来就不对了。学识在于交流,在交流中增长学识。”
龙天道:“子暮,说得对。那就请你赐教吧!”
张朝道:“你们听好了。我的上联是:两舟竟渡,橹速不如帆快。”
邓经刚刚一听完,叫道:“好!好对!”
古风笑道:“好对呀!那你来对。”
邓经笑道:“你说的是这上联好。我还得想一想这下联呢!”
就在众仕子思索下联时,不远处一花船经过。上面传来阵阵琴声,笛音。这时,龙天、古风和邓经几乎同时叫道:“有了。”
张朝笑道:“哦!想比你们已经有了下联了。这下,可有得玩了!”
古风看了看龙天和邓经道:“想你二位也有了下联了。那你们先讲。”
邓经笑道:“想我三人都有下联。我们不如学一学,诸葛孔明与周公谨当年破曹孟德写下火攻之计那样。将自己的下联写出来怎样。”
古风点了点头道:“年乙,这提意不错。说不定以后还会流传出一段佳话也不一定!”
说话间,三人将自己的下联写于纸上。张朝笑道:“你们的下联都不错。”
看完三人的下联,谷海点了点头作起了点评;笑道:“是呀!少云的‘百管齐赏,笛清怎比箫和’;年乙的‘百乐同赏,笛清堪比箫和’;子耘的‘百管争鸣,笛青难比箫和’。三人都用了‘笛清’和‘箫和’来对‘橹速’和‘帆快’。子暮上联用了两个一语双关。‘橹速’借指三国时,吴国都督鲁肃。‘帆快’借指汉朝开国大将樊蒯。而子耘你们三人的下联也用了两个一语双关。用‘笛清’来代指宋时名将狄青。用‘箫和’来代指汉初三杰之首的萧何。对的都不错,但我认为还是龙兄的取义与子暮的上联更为接近一点。以‘争鸣’来对上联的‘竟渡’这才相得益彰。”
古风笑道:“子涛的点评不错。看来我和年乙还是技差一筹。”
这时,一仕子上前攀谈道:“是呀!这位兄台的较之这二位仁兄,取义却要高明一些!在下这里也有一上联,不知各位有没有兴趣切磋一下呢?”
龙天笑道:“这位兄台,说笑了!既然如此,在此良辰美景,佳期佳节!我们何不来个以文会友、以文交友;图个高兴。你既然有上联不仿说出来我们大家一对。对了,还为请教尊姓。”
那仕子抬了抬手向着众人见礼,道:“在下,湖州姜科;字孟进。”说完,指了指站在船窗边的仕子道:“他叫孟嘉,字子好。和我是同乡。”
张朝看了看两人,见刚刚提意上船的人就是那位叫孟嘉的仕子。张朝抬着手与众人一道向着介绍过自己的仕子们见礼道了声“久仰”。
姜科还礼道:“大家今天就算认识了;那我的上联是:江河湖海清波浪。”
众人想了想,没有人对上来。谷海见张朝有些心不在焉的,似乎对着东西不是很在意,走过来道:“你在想什么呢?”
张朝被谷海这一问给带会来了,道:“什么!有人对上来了。”
而这时对这文字游戏可谓是全然没有兴趣的黄靖笑道:“二哥!你在想什么呢?我总觉得你怪怪的。”
张朝看了看黄靖,摸了摸自己的头发笑道:“怎么?我怪吗?我哪里怪了!我怎么不觉得呢?对了刚刚的上联是什么?”
黄靖笑道:“江河湖海清波浪。你有下联了?”
张朝随口答道:“通达逍遥远近游。怎样?”
听完张朝的下联,众仕子想了一会儿。没有人出来质疑张朝的下联;张朝暗笑道:“啊!我的语文老师!让我拿什么来说谢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