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中,为什么做这种选择,也有相应的计算公式、数据为佐证,有理有据,切实可信。
谈到后来,大家没有任何高高在上的态度,不是质问,而是真真实实地就小口径步枪的设计进行交流起来。因为他们觉得,此前蒙在众人眼前的迷雾,经关飞一解释,变得是那么的清晰,关飞口中动辄是火药膨胀系数、金属强度参数,然后口说笔写,在他手下,一款合乎需要的枪支,完全可以靠计算就能算出来。
这种设计思路对总后、五机部的这些枪械专家以极大冲击。
他们不是不知道可以靠计算,从理论高度,居高临下统括枪械设计。但国内的理论研究还比较粗糙、数据也不充分,如果光是进行理论论证,很可能不符合真实情况。
可是同样是理论、公式、数据并重,但关飞肚子里的货太充实了,无论问什么都难不住他。
而且通过他详尽解释,重复他设计的计算方式以后,果然跟摆在桌上的样枪完全相符。
这根根本本,就是一款算出来的枪!
那么,抛开纸面上的理论数据,它在实战中的性能表现,又如何呢?能达到设计预期的几成?
所有人都期待安排一次实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