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的干部、国内商业部门干部,都是从计划经济中过来的,骨子里就带着计划经济的烙印,像坐衙门更胜过在提供服务。
这还是有他协助前期规划,刻意试图打造商业繁荣环境,都搞得这么糟糕。要是最开始没他,恐怕更会一塌糊涂,不是喂出一堆硕鼠,就是养出一堆大爷。
对这一块他早就想改了,只是找不到合适的人来主持大局。
在香港锻炼过的那些前警卫战士,对他忠心是忠心,可是锻炼时间还是太短,最多算是粗通。让他们在工矿企业集团,结合从香港学到的经验慢慢提升,十年八年应该可以大用。
商业流通这块更繁琐、更需要灵活手腕,一知半解的门外汉很难玩得转,下面有太多方法糊弄他了。
潘美凤的主动请缨,以及这份详实的计划书,让他眼前一亮。
经过他十余天的彻夜修改,策划书被他扩充到三十六万字,涉及行业更多、内容更丰富、管理环节更细、方案也更加科学,交个了潘美凤,也成为她此后执掌商业领域数十年的至高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