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对志司快速准确的掌握敌情和我情提供很大帮助.还可以为我军提供通讯中继,给炮兵提供敌人坐标方位和较正弹着点....."
感到不解的邓华插话问:"什么无人机,无人怎么飞?"
邓峰向邓华解释说:这个无人机就是一个由地面人员通过无线电遥控装置所控制的飞行器.它可以清晰、准确地知道自己身边敌人的动向与实力及我方的状态,指挥员能据此作出最合理的战术安排,最有效地使用自己的力量,对敌人最薄弱的环节发动致命的攻击以获得最大战果。我们现在配给志司的这两架d1ws200是由我志空d1军修理厂所生产的.该机具有续航时间较长、载重较大,价格相对低廉、使用操作简便等特点,是—种性能卓越的空中平台。可用于监控侦察、无线中继、电子干扰等。机体采用玻璃钢成型工艺,局部用铝条加强从而保证整体强度;机翼采用纸蜂窝玻璃钢结构;机尾采用双尾撑型;动力装置为d1ws—400型发动机,采用控制风门方式,使飞机能在节油经济的速度下飞行,机上星际定位导航系统、航向,高度传感器等设备、机上设有高清晰摄像系统,前视红外线装置,图像发送设备,小型激光测距仪等装置。地面设备包括:火箭助飞器、起飞发射架、遥控设备、图像及遥测信号接收设备、便携式计算机及便携式发电机等。该无人机既可以在机场滑跑起降,也能在野战条件下采用火箭助推发射和伞降气囊减震回收。此种无人机长3.2米,翼展4.8米,最大起飞重量100公斤,最大平飞速度50米/秒,最大飞行高度5000米,续航时间6-8小时,控制半径150-200公里。d1ws200型无人机拍摄的照片,田地里的每棵白菜都清晰可见。"
听完邓峰的简单的介绍后韩先楚说:对于这装备那设备的我们搞不太懂"
刘亚楼接过来说:"这高科技的东西一时半会你们肯定搞不明白,邓司令员给你们讲了,你们能了解个大概就不错了.需要什么帮助和联络组张涛主任说就行了.如果没有什么不方便的,你们的作战会也让他参加,他就知道能给你们提供什么支持了.你们一定要充分的尊重这些人,他们可是国家的宝贝儿,要照顾好他们,按苏联专家的标准;还有就是安全保密的问题,告诉下面的人他们的事少打听,保密工作要专人负责.要用党纪和生命担保.这两点可是主席定的,你们别不当回事.出了问题可要倒大霉的.等彭总回来你们落实一下."
屋里的人都很谨慎的点了点头.
刘亚楼拿出了和他形影不离军用笔记本电脑,他一面摆弄着电脑一边说:"我们都是老战友,今天让你们开开眼,知道一下什么叫做高科技信息化条件下的现代化战争,你们都学着点,在靠以前我们那套经验有些不管用了."
他从脖子上摘下了u盘插进了usb接口调出了昨天上无人机拍摄的鸭绿江沿岸朝鲜一侧的情况录像.邓华等人莫名其妙的看着自己的前参谋长,心里想"操,这都是从哪整出的词呀?什么高科技还信息化."刘亚楼指着屏幕上一条条绿莹莹不断涌动的粗线说."看着没有,这就是你们部队过江后在行进时的情景."几个人把头凑到屏幕前,随着刘亚楼不断的放大画面,他们的嘴张的越大.在屏幕山看到了一队队向前奔跑的战士,一辆辆插着伪装的车辆慢慢的行驶在土路上......
刘亚楼接着说:"现在除一个营级单位的敌人离楚山地区60多公里外,沿江六十公里还没有发现敌情."说着调出了敌人宿营的情况.看到一个亮点放大后是敌人的一个个帐篷.还有30多辆汽车.不断走动的明哨.潜藏不动的暗哨......
"邓华,看到了吧,你不知道无人机没关系,知道他的作用就行,这就是昨天晚上10-12点无人机从空中排的."刘亚楼颇为得意的说.
"我操,这个无人机也太他娘的太历害了,半夜在帐里什么姿势睡觉都拍的清清楚楚,那敌人还有什么秘密呀.这东西美国人没有吧?"韩先楚笑骂完马上接着问道.
邓峰回答到:"现在还没有."
"那就好!"邓华擦了擦脑袋上的冷汗说:"美军要是有这玩意,我们这仗是没法打了.这回好了.我们每天用这无人机照一照敌人,敌人在哪里,有多少,就一目了然了."
这时彭德怀风尘仆仆夹一股深秋的凉风走了进来.
邓峰看到彭德怀进来马上站了起来.向彭德怀敬了个礼.彭德怀向上挥了一下手算是回礼了.对刘亚楼说:"刘亚楼你来的好快呀.说吧,空军何时出动,有什么计划?"
刘亚楼说:"刚才我以和邓华他们谈过了.何时出动主要是看你们准备.主席说和你们一起动.保证战役的突然性,一次给美国来一次致命的打击."
"刘亚楼,你别和我在这绕圈子了.你哪来的飞机?前些天主席给我风风火火的找了回去.说苏联变挂了.不出空军了.问我这仗怎么打?政治开了两天会还是出不出的问题.也没提飞机的事,最后还是主席定了.不管苏联出不出空军,我们秘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