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锤,这件兵刃是招式最少的一种兵刃,自古以来,大锤所代表的就是一力降十会,凡自古以来,擅使重锤者、使大斧者、使画戟者此三人尽皆都是不世猛将。特别是隋唐之乱与三国混战,这两个武将的巅峰时期,这两个英豪辈出的战乱年间,个人的勇武可以说是整个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候。
在这两个时期,不世出的猛将遍地都是,万人敌更是如过江之鲫般不知凡几,但是别的名次都有人去争夺,在后世也都有人去按照各种方式和理由排列,但是有两个人的名次是不会有任何意义的,当之无愧的第一猛将。三国吕奉先,隋唐李元霸,这两个人可以说是人所共知的无敌猛将,在他们所处的朝代,仅个人的战斗上,未曾一败。
而也正是这两个人,才使得重锤与画戟的威名无人能及。这两个人的这两种兵刃,就像是关公的刀一般,是一种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而大斧,自古以来,虽然说没有无敌的猛将是用斧子的,但是无一例外的,凡是用斧子的猛将,每一个都是公认的大将猛将,特别是程咬金的毛三斧,多少实力高过他的人,都是败在了那一柄车轮大斧之下。
而在极西之地,那里的兵刃没有中原,以及周边番邦蛮族那样多种多样,除了盛极一时的弯刀之外,常用的,将军们和勇武之辈喜爱使用的,只有斧头、钉头方锤、双手巨剑、骑士长枪这四种沙场上最常见的兵刃,其余的都只是少数。
重锤,这是极西之地最勇猛的将军,万人无敌的勇士,天生神力的猛将,才有资格使用的。杨宗魁,拥有着中原的招式套路,极西之地的气势凶猛,可以说完美的将两家之长融合到了一起,已经将之变成了最适合自己的特色。
而杨延耀,他却是在里边找到了一样东西,一样除了那几个人之外,别的人都不可能学会的招式,确切的说,是这一套招式的运劲技巧与行功法门。这些,才是这一套锤法的精髓,才是当年使用这套锤法的主人,名扬天下,纵横无敌的真正法宝。
这套锤法,在几百年前有人用过,西府霸王,隋唐第一条好汉,李元霸。在几百年前,李元霸就是用这套锤法,挥舞着擂鼓瓮金锤,在天下群雄的面前纵横无敌。
擂鼓瓮金锤,据传说是当年的大汉伏波将军使用的,后来西凉马家没人使用这且不说,擂鼓瓮金锤名扬四海,是在李元霸的手里。随后,在岳飞之子,岳云的手里也是出现过。咱们且不说别的,只说这三个锤子的主人,伏波将军没有留下什么传说和故事,只是在隋唐演义里来了一句擂鼓瓮金锤,最早是他的兵刃,但那时却没有名震天下让后世人所共知。岳云,用着李元霸称霸天下纵横群雄的兵刃,但是关于他,人们最先想到的是他父亲,其后是他的故事,最后,才会在偶然间想起他手里的擂鼓瓮金锤。
同样是用的同一对大锤,三个人,却只有李元霸留下了万世不灭的传说,只有在他的手里,才让无数的后人再想起隋唐的第一时间,就想起这一对大锤,和挥舞着这对大锤的主人。为什么,只有李元霸,他才让这对大锤达到了神话的程度?
其实很简单,李元霸有一个传说,那就是幼时曾被昆仑山的高人,带走做了很久的弟子。之后一出山就挥舞着一对大锤,大杀四方、无一敌手。很多用锤的人,都将招式学去过,最后却发现只论招式,根本只是中等,在别人的手里,连中等武将都达不到。也正是因为这个,才有人觉得,李元霸的勇武和无敌,全部都是那一对沉得吓人的大锤打出来的。
但是真正的呢?那些学走了招式的人,学去的只不过是其形而已,这套锤法,最重要的就是那曾经只有,李元霸与他那老师才会的运劲技巧与特殊的内力行走路线。
而如今,杨宗魁用的就是这套完整的锤法。虽然锤子的重量要比李元霸小很多,但是却也仅仅只有这一点差别,其余的,不论是运劲法门还是全部的真正的招式,包括特殊的内力行走路线,都和当年的李元霸如出一辙。
正式这套锤法,让杨延耀知道了,当年的真凶到底是谁。当年杨家宗字辈的小少爷,除了一个杨宗保之外全部消失,之后多方势力寻找无果,并且还威胁过杨家不准散不准倒,杨家在那些小少爷们走之前还活着以及留在杨家没有离开的人们,每一个都不准死。再加上之后杨延耀派手下的所有实力寻找,却是一点线索都没找到。
如今看来,这些都是很正常的,或者说,如果真的被这些人,包括杨延耀找到一点蛛丝马迹,那才真的是怪事了呢。如果不是他真的想让某一个人知道,便是杨延耀都不会有任何的可能,会得到任何有用的线索,包括这一套确定对方身份的锤法。
“好了,宗魁,别打了,打得过瘾了。以后想抡大锤,找你五婶,她是专业抡大锤的,而且实力比你只强不弱。到时候你们娘两抡大锤一定能抡的过瘾,我这细胳膊细腿的,就不跟你么娘俩抡大锤了。”
既然已经确定了杨宗魁的实力,还有最重要的那个罪魁祸首,这一仗就没有必要接着再打下去了。杨延耀在杨宗魁收手之后,用手按着自己的后腰摇晃着,好像是上了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