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他是秦始皇> 第33章 33.难念的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章 33.难念的经(2 / 2)

吃了一惊,魏老头的的财货比秦王宫殿里的还多!原来东方世界的时政评论都是真的!

这是范雎利用秦王挤走外戚和宗室的一次成功案例,秦王真正掌握了权力,范雎也为东方士人开拓了事业的坦途,秦国来了一次权力大调整,东方说客们在秦国形成了一股就业狂潮,实力大大增强了。

秦王成为了秦国第一号人物,挑起了整个的重担!没过多久,因为跟赵国争夺上党郡的缘故,发起了长平之战,这一战使赵国减员40多万,秦国也损失很大;战胜后又开始了邯郸之围,最终拼死抗争的赵国,联合魏楚两国打败了秦国,这几次战争的规模和死亡人数都是空前的,秦国的实力也受到了严重消耗。

秦王经此大败,深知秦国面临的危局,继续向东方世界开战,发动一些小规模战争,这些战争成功掩饰了颓丧的国家状况,没有给诸侯们合纵打击秦国的机会!这时候秦王再一次清醒的认识到,人民和物质储备才是秦国强大武力的真正源泉。

结束邯郸围攻战的当年,秦国几乎被打空了,人力物力都严重亏损!强烈的危机感让他寝食难安,长期的精神压力破坏了他的健康,他只有一个想法,为秦国开拓财源!最后终于找到了一个办法,就是发展蜀地的农业经济!

公元前256年,秦王任命水利专家李冰担任蜀郡太守,让他把蜀地的农业经济作为主要工作,用心用力的抓起来!李冰考察蜀地全境后,发动当地的人民和士兵,主持上马了很多水利工程项目,这其中就包括闻名世界的都江堰工程,这些工程还没有全部完成,秦王就在忧虑中去世了,李冰也因忧劳成疾不幸离世,但水利工程一直在有条不紊的进行,这些水利工程使蜀地变成了“天府之国”,成为秦国的粮仓!

讲到这里,阿政和爷爷都沉默了,是啊,做国王并不容易,那就像一本难念的经,要用尽心力才行!他们或许也想到了,2000多年过去了,都江堰仍然造福着蜀地人民,这真是利在千秋的水利工程!爷孙俩看着远方,仿佛时空铺展出了绝妙的景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