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他是秦始皇> 第16章 16.阿政学历史(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章 16.阿政学历史(3)(1 / 2)

这段时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公元前453年赵、魏、韩三家灭了智氏,在晋国的框架里建立了三个政权单位,公元前403年,周王承认他们的诸侯地位,从此春秋五霸的时代结束了,一个崭新的以战国七雄角逐的时代拉开了序幕。

这个时期中原地区的商业和文化交流异常频繁,整个社会的财富不断增加,产生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形成了对自由劳动力的巨大需求。此时奴隶主贵族们占有大量的土地,他们依靠奴隶的劳作来获得衣食所需,每一片土地上都束缚着大量的奴隶。

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多的自由劳动力参与到新生活中,他们要向奴隶主要人,这些奴隶成为商业地主们和奴隶主们争夺的对象。奴隶们渴望自由和改善生活,他们早就想跟奴隶主们说“拜拜”了,只是脚上的锁链太沉重,奴隶主手中的鞭子太狠毒,他们才忍气吞声低着头偷偷流下痛苦的泪水,继续用自己的血汗喂养这群高高在上的奴隶主们。

大多数贵族不屑于从事辛苦繁忙的商业活动,但是商人却很渴望获得金钱,然后购买大量土地,再用这些财富获得政治特权。商人们没有政治特权,也没有军事力量,他们只能利用经营商业积累的钱财买卖大量的土地,继而雇佣一般的失业农民和买卖奴隶为自己耕作,这些奴隶成为新兴地主的附庸,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奴隶获得了自由身份。

新兴地主和商人们通过各种或明或暗的手段获得贵族身份,进入原来的政府机构中参与政治生活,他们渐渐成为了新兴贵族,开始从奴隶主贵族手中一点点的攫取政治权利,并一步步的增强这个群体的力量,当时社会的发展不断制造出新兴地主。

最终,各个国家的新兴地主俱乐部控制着占绝对优势的资源,因此他们要改革旧制度,他们要公开的代替奴隶主,他们要公开的支持对外战争,他们要将更多的资源纳入控制范围内。(只要我能赚,我会一直赚下去!)

这一时期,各个国家的新兴地主和奴隶主之间的勾结、改革、斗争的尝试,都说明地主们是不甘于受落后的奴隶主们的束缚的,他们无论失败成功都是历史的进步,只不过有人走了3步,有人走了5步,而这个微小的差距很快就会被制度的放大镜成千成万倍的放大,使人们大跌眼眶!

历史的发展让秦国很尴尬(西部尬王),难道大秦要就此沉沦下去?不,历史绝不允许它自暴自弃,秦人自有使自己不甘堕落的法器,他又要使出绝招了,于是一个振奋人心的预言出现了!(第三次预言!奋起!)

公元前373年,51岁的秦献公会见了周太史儋,两个人谈的很投机。这个太史儋是个道学家,不过他的预言能力比道家学说更悬,他不知道依据何种理论推算出秦国的国运,就对秦献公说,过去周国和秦国是一体的,后来才分开,分开后500年会再次合为一体,合并77年后会有霸主出现。

这次预言和前两次预言不一样,前两次只是告诉祖先们要好好活下去,他们的未来很灿烂!这次预言却明确指出发生重大事件的年数它给人们确立了一个期限,使人们都向着这个目标前进!(阿政语录:我知道这是扯淡,但是这个儋(淡)扯的很有道理!)

这时阿政放下了竹简,他的脑海中在想秦献公在位时都干了些什么?为什么数百年来都不再提及的预言又突然出现呢?

这个秦献公(嬴连)的老爸死后,只有8岁的他没能成功上位,他爷爷的弟弟(也是爷爷)当上了秦君,这一做就是16年,然后传给儿子做了13年,然后传给了1岁多的儿子,这孩子命苦,才3岁就被乱臣贼子拎到河边杀死扔了,这群人擦掉脸上的血,陪着笑脸把在魏国流亡的献公接回来做了国君,这时他已经39岁了。

他被忠于老爸的一些臣子辅助下离开秦国,到魏国避难流亡,受到魏国君主的礼遇。当时的魏国经过改革非常强盛,自从任用吴起为大将后,就屡屡挑起与秦国的战争,将秦穆公时期获得的河西之地又夺了回去。

成年后的嬴连,经常受到这种爱国教育,每次魏国传来打败秦国的消息,他就吃不下饭睡不好觉,身材一直保持的很好,就这样青春期过去了。青春沸腾的热血渐渐降温,他开始思考魏国从诸侯中崛起真正原因?变法!变法为什么能够使国家强大呢?它从法律上确定谁掌握着资源。

魏国供他吃喝了29年,从来不提送他回国,虽然这29年来秦国越混越差,但两个秦君勉力维持还算稳定,等到小朋友上台后,下边的人就炸锅了。

为什么对小朋友那么凶?小朋友是没有错的,他的妈妈害怕乱臣推翻他们,就掏出老本封赏这些人,最后自己的家底都送完了,但是还是没照顾过来。怎么办?一定要人人有份,从哪里来钱呢?收税吧!

于是,秦国的税吏们开始下到基层收税,这时自耕农不干了,但骂了几句难听的话,就乖乖把税缴完了事。这些税吏开始收地主们的税,地主中有点势力的就抗拒不缴,没有势力就赶紧的缴了,最后奴隶主贵族就别提了,这些个大户人家都有全副武装的家兵,谁敢上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