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人不会满足于已经捕获过的猎物,他们永远把目标放在下一个猎物身上,白起就是这样一个猎人。长平之战后,老白重新控制了上党郡,他想趁赵国国内空虚趁势攻陷邯郸。他废寝忘食的谋划这次军事行动,马不停蹄的派信使催促老爷爷(秦昭王)抓紧时间调拨军队和粮草,同时积极部署现有的军队为合围邯郸做准备工作。老白率领秦军主力驻守上党,另外派出王龁攻占邯郸西部战略要地皮牢,派出司马梗夺取太原,等到老爷爷的送来军队和粮草,就可以立即展开对赵都邯郸的攻势。
赵、韩两国的君主和贵族们被彻底吓尿了,没想到为了争一个上党郡,要闹到灭国的程度。他们热爱自己的祖国,没有祖国,他们从哪里搜罗来金银财货?没有祖国,他们怎么能奴役成千上万奴隶?没有祖国,他们怎么能受到人们的前呼后拥?没有祖国,他们怎么能过上骄奢淫逸的生活?没什么可说的,我热爱我的祖国,我不允许任何人灭亡我的祖国。
赵、韩统治集团将搜刮来的钱财捐献一小部分,让一个叫苏代的老倌去行贿,然后劝老爷爷消消火不要气坏身子,赶紧的撤兵算了。这个苏代到秦国后,搬了几箱子货币对着老爷爷的近臣谋士就是一顿砸,砸的最狠也最多的是秦相“饭局”(范雎)。
苏代先把白起在战场立下的战功历数了一遍,顺便把他捧成前无古人的功臣,然后对老白的政治前途进行了合理预测,即等到灭了赵国,他的政治地位肯定要超过“饭局”,你再看看你自己得到什么好处了吗?“饭局”明知道这是挑拨离间,但心里还是一阵不痛快,自己不辞辛劳为老爷爷出谋划策,整天操心着给老白动员士兵征收粮草,现在功劳全让他占了,我自己什么好处也没捞到。
“饭局”心中嫉妒和委屈的火焰在燃烧,这让他很受折磨,他要干点坏事!他这样想着,心中开始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想法,他要维护世界和平。
“饭局”屁颠屁颠的跑到老爷爷面前说,打赢了长平之战,秦国损失也不小,现在士兵和人民都很疲惫,还是允许韩、赵两国各地求和,秦国也可以趁机修整。老爷爷认为这个建议很好,就答应了,然后三国谈判割地,韩国割让了垣雍,赵国割让了6座城池。
武安君知道了这件事,他跟“饭局”结下了梁子,胸口一阵恶气出不来,他病了!老白的病是不是都怪“饭局”呢?至少有一部分情志因素是该死的“饭局”造成的,老白的筹划泡了汤,心里十分的不爽!
另外,老白的病还要追究到长平之战上,从被任命为最高指挥官的那天起,他的身体和精神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指挥几十万的大战,战争状态下的人会一直处于高度负荷的状态,等到战争结束修整时,士兵常常因为过度劳累而大量死亡,老白的生病可以说也是战争期间过度劳累打下的底子。鉴定完毕,病因为过度劳累、生气过度!
秦、赵、韩签订割地协约后,又一块开了酒会,大家都觉的和平来之不易,应该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本来这件事割完地就算结束了,但又出现了变数?
爱占便宜的赵王听了谋士的一番进言,认为经过长平之战秦国也是人困马乏,摆出一副围攻邯郸的样子,其实根本没有这个实力,而且一味割地求和,早晚要把赵国割的大出血,最后彻底完蛋!于是,赵王自己要做“冯亭第二”,他把赵国6座城池献给齐国,派出使臣联络韩、魏,相约合兵打击秦国。这时,赵王突然内急,就带着这份割地协议进了茅房,出来的时候对一班臣工说:“以后就别提割地的事儿了,我要毁约!”
老爷爷听说赵王单方面撕毁条约,感到很伤心也很生气,忍不住骂道“现在的年轻人怎么都这样?”
老爷爷让王陵领兵攻击邯郸损兵折将,就请痊愈的老白出山收拾局面。此时的老白经过一场大病,意识到“饭局”并不是瞎说,秦国经过长平之役已经疲惫至极,再派大军攻打邯郸,赵人在内坚守,诸侯救兵在外攻击秦军,那么秦国就很危险了。
老爷爷毕竟年级大了,越来越像小孩子了,不能经受挫折,性情变的爱生气,而且很任性固执。他根本不听老白的话,硬要他出征,老白不喜欢被强迫。老爷爷又让“饭局”去劝老白,老白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不趟这次浑水。
老爷爷没办法,只好让王龁代替王陵指挥全军,廉颇主持守备防御工作,这俩货就这样你攻我守的打了几个多月围城战,廉颇是头一号的守门员,王龁有信心再跟他干个把月,这对活宝真是棋逢对手!
整个邯郸城内人心惶惶,人们都害怕秦人打进来,贵族们害怕秦人剥夺他们的权力,有钱人担心秦人抢夺他们的财产,普通民众传言秦人杀红了眼攻进来肯定屠城,赵国发动了全国******,老少爷们齐上阵,发誓一定要拒秦军于城门之外。
平原君为了支持邯郸保卫战,紧急召开家庭会议,把老婆孩子全都编入守城队伍里。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没想到自己的老婆孩子还挺多,好多都没有打过照面,差不多能编成一个营了,就这样平原君自任营长,抱着还在吃奶的儿女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