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几个来回,每次想到那个衣衫光鲜、眉眼俊秀的男孩儿,刘艳儿的心就会呯呯的跳起来,继而双颊发热。
她果然没看错,这样的机会,这样的男人……
接下来,又来媒婆来刘家说亲,王氏跟刘艳儿一提,刘艳儿连面儿都不去见了。王氏一问,便用各种理由推托,实则刘艳是一心等着张三姐儿那头的回话。
这年头儿,民风虽然开放,但是绝对没到男女可以私自见面私订终身的程度,但是,不知为什么,只要一想起那个男孩儿,刘艳儿就觉得自己拒绝不了。
哪怕可能彼此并不是想像中的那样合适,可,刘艳就是不愿意放弃这样的、能为自己争取到一个好男人的机会。
好在张三姐儿安排的很妥当,生日那天,张三姐儿回了娘家,约好刘艳儿去镇上一道逛街。
而方大海则叫了孟安然帮着来镇上采买树苗,准备在田里种些桃树来着。到中午,四人正好碰头儿去饭店吃午饭,顺带着为张三姐儿庆祝生日。
刘艳儿精心打扮过,眉如弯月,唇若丹朱,眼睛纵使不大,笑起来亦带着几分俏丽。她身量瘦瘦的,恰勒出一握纤腰,个子虽不高,脚下踩了时兴的厚底鞋,一身水碧色的长裙,愈发显得玉立亭亭。
不说孟安然的反应,就是早见过刘艳儿的方大海,都不着痕迹的多看了刘艳儿几眼。
这一餐饭,只是孟安然与刘艳相互认识了而已。孟安然是个拘谨的人,话很少。刘艳儿跟着张三姐儿来镇上见孟安然一面已觉得自己大胆至极,至于其它的事,刘艳儿想都不想,她还是有自己底限的。何况有张三姐儿夫妇在畔,俩人刚刚认识,更不好说什么。
故此,吃过饭,到了下午,几人商量着先送了刘艳儿回家,才转回了孟家村。
来往镇上,一般都会坐马车。
这次的马车,与别时不同,张大海和孟安然在外面使马驾车。刘艳儿与张三姐儿坐在车厢里,这是一辆私人的马车,车厢是乌木打造的,宽敞舒适,并非外面车马行的那些。
张三姐儿伏在刘艳儿耳际,悄声道,“是孟家的马车,你姐夫借的。”
刘艳儿想着自己家做些小买卖,在刘家村儿已算得上相当不错的人家儿,只是王氏生性简朴,断然舍不得拿出银钱置办车马的。
在心里暗暗感叹孟家的确是有些家底子的人家儿,刘艳儿却又有几分失落,她这样精心的打扮,初时她亦从孟安然的眼里看到了惊艳,只是认识这半天,孟安然并未主动找她说过什么话儿,可见对她无意。
张三姐儿似是看出刘艳儿的惆怅,只是孟安然在外面,这个时候,她断然不好说什么的。只是拍拍刘艳儿的手,微微一笑:前路还长,不必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