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的脾气。心想:看來我就能说下这些情面了。算了。事在人为。
这一下魏军的大营外。多了不少的孤魂野鬼。
万俟道洛一直跑出了一百里才扎住营盘。他和陈袭商议了一番。二人都觉得现在偏关已失。恐怕再也沒有守的天险。二人只好修了一份战表呈给王庆云。让王庆云给拿主意。
王庆云听说偏关被魏军攻占。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坐在龙椅上。心中后悔这个皇帝不应该当。要是老老实实地做个王子也不是不可以。一样可以享受人世间的尊贵。这倒好现在倒成了众矢之地。
一直陪王伴驾的醍醐道长。从地上拾起战表。他不用看也知道陈袭和万俟道洛二人吃了败仗。不过他沒有像王庆云一样的悲观。他放好了战表。脸上却是笑容满面。王庆云看到他的样子。心里很生气。以为这是在看他的笑话。责问醍醐道长因何发笑。
为了避免王庆云的不必要的疑心。醍醐道长嘴里说道:“皇上。我看着比一定是坏事。”
“噢。你待怎讲。”王庆云感觉到大国师有什么解决的方法。好像还沒到悲观的时候。
“皇上。我们失败的原因您知道吗。”沒想到醍醐道长倒是反过來问他。王庆云思考了半天以后。他认为是魏军过于强大。而自己手下兵少将寡的原因造成的。“主公英明。我们现在的实力比起魏军來实在有些微弱。但是当我们要想生存下去的时候。我们必须伸耳听听其他的声音。”
“其他的声音。”王庆云彻底被醍醐道长给搞糊涂了。
“主公。最近魏廷实在是按下葫芦浮起瓢。葛荣死了。死在了洛阳的法场上。可是他似乎又活过來了。活在了幽州一带。”醍醐道长的消息很灵通。他说的是葛荣的部下韩楼。在葛荣轻敌战败以后。作为葛荣手下的一个郡王韩楼也算是魏廷通缉的首要犯人。可是偏偏韩楼成功的逃到了深山。偏巧遇到了另一支人马。他也是葛荣的手下大将郝长。
二人见面以后抱头痛哭。哭诉了兵败以后的遭遇。郝长因为和韩楼乃是磕头的把兄弟。就将韩楼留在了山上。把第一把交椅让给了自己的盟兄。从此二人在芒仰山上囤积粮草。招揽亡命之徒和伪齐的散兵败将。
也还真有那么一部分人听说了韩楼在芒仰山上。不少的人纷纷來投。一时间韩楼手下凑集了七千人马。他和郝长二人整日训练兵马。希图能够恢复葛荣的霸业。
凑巧的是葛荣手下的另一个大将渔阳王袁肆周。也在葛荣战败以后。带着少量的亲兵卫队逃进了深山。后來有人听说韩楼在芒仰山上正在训练兵马。袁肆周就派人去联络。结果这一切不是传言。袁肆周遂带着自己的一千人马也上了芒仰山。
來到了芒仰山上以后。渔阳王就发现韩楼的军事才能远远地胜过了自己。再加上自己的兵马比较少。所以渔阳王甘愿接受韩楼的领导。有了渔阳王的加盟。韩楼终于发动了新的起义。起义军很快占领了幽州、蓟城等地。起义军很快发展到了五六万人。在幽州一带形成了新的割据势力。魏军多次派人剿灭。结果越剿越厉害。就连都督彭乐率2000余骑骑兵投降了韩楼。
王庆云对这些情况也有所了解。正所谓单丝不成线。醍醐道长认为他们失败的原因在于沒有战略的同盟。